51范文网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5 09:00:28 作者:紫薇儿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模板16篇)

技术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所从事的技术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还可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方向和改进措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精准服务。根据年初大走访大调研为150家企业确定的315条服务内容,把315条服务内容全部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截至目前已基本落实322条服务内容。为企业办理“苏科贷”备案83笔,落实贷款金额3.2亿元,同比增长20%。依托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举办其他各类培训10次,受益种养殖户700多人次。

二是强化重点服务。对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赴企业现场办公,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会商科技局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措施,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今年以来,先后赴招商局重工豪华邮轮项目和重大研发机构建设、振康公司机器人产业园、沪海公司与上海800所合作的轻合金铸造项目等现场进行调研。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6.22%,在南通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计划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为38.0%,超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28.0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为2.66%,县市区排名第四;提高幅度为0.03个百分点,排名第三。

全年共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1家,根据目前获得的公示信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家,全市高企数量达到156家,超额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工作任务。

累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80个(不含创新挑战赛达成的合作协议),完成考核任务的103.9%。

全年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个,2个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已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

1-10月全市专利申请完成6854件,pct申请完成10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51件/万人,提前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优化政策环境。以科技政策精准发力为目标,不断提高政策的产出率。省科技体制改革30条、省降低企业负担28条,探索建立研发备用金制度,按照精准发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参照省科技体制改革30条政策和南通市科技体制改革“1+5”系列政策,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出台支持我市贯彻落实省科技体制改革“1+2+5”系列政策。加强科技政策业务的宣传辅导,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实现政策兑现百分之百。紧盯重点产业和和重点项目,在豪华邮轮、生物医药、现代建筑等我市重点产业特色领域出台专项政策,精准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紧盯企业研发投入这一核心,加强研发经费归集业务的培训指导,扩大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覆盖面。

提升服务环境。以科技服务要素化、无盲区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实施精准服务。深入推行“一线服务法”,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作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和服务措施,做到“一企一清单”、“一事一措施”,确保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准。完善全程服务。努力抓好创新创业服务集聚区、专业化骨干创业服务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实验检测、专利申请、法律援助等、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方面,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重点服务。加大对重点科技项目、重大创新载体、重要人才引进的服务力度,做到早谋划早启动。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局领导带队的现场办公制度。积极做好向上沟通汇报,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1.开展“十镇百企”调研走访活动。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到每个园区、每个乡镇,对规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科技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摸。动态建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开展r&d活动规上企业、市级以上工业研发中心、市级以上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星创天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名单,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然后列出时间表,制订具体的培育措施,积极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

2.抓好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统筹抓好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力争将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性综合体,服务全省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配合做好xx塑料制品产业创新服务体建设工作,推动xx塑料制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入到各区块,就信息经济、竹木制品、休闲旅游等主导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工作进行调研,排摸确定新一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积极做好先期培育工作。

3.引导企业加大r&d投入。围绕全县“1+3+3”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积极引进高科技企业,加大r&d投入。加强企业r&d经费归集统计培训工作,建立季度归集报告制度,充分挖掘r&d经费数据,特别是要充分挖掘特级、一级建筑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r&d经费数据,实现应统尽统。注重引导培育,支持鼓励企业建设、申报各类研发机构,形成省企业研究院、省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自建研发机构的梯次结构。

4.抓好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认真抓好201x年度38个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检查验收和2020年度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抓好2020年度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提高项目实施绩效,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向上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向上申报市级以上项目5项以上,争取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立项1项以上。

5.进一步加大招院引所力度。要充分发挥xx籍人才优势,面向全国,瞄准特色学科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力度,努力引进工业、服务业方面的科研院所。推进校(院)企合作,带动符合我县产业支持方向的科创项目、科创载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落地和运营。要加强已建的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药所xx分所、市农科院xx分院、浙江理工大学——长生老号中药研发中心建设,加快项目实施,切实发挥效益。

6.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以xx科技大市场贯标试点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公司身后强大的博士科技公司优势,强化技术市场管理,拓展技术市场服务渠道,实施精准服务,新增合作科研院校2家以上,组织科技对接活动5次以上,技术市场交易额6000万元以上,技术交易合同备案数20项以上,发放创新券100万元以上。

7.抓好星创天地建设。要发挥xx丰富的山林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和农民创业,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星创天地,争取列入省级星创天地;继续抓好国家级xx高山台地食用菌星创天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低成本化、便利化和信息化,吸引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帮助新型农民就地创新创业。要突出“互联网+成果转化”,探索建立“科技大学堂”,助推乡村振兴。

8.强化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抓好新一轮科技特派员派驻调整工作,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励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围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江南药镇”、“古茶场文化小镇”等重点工作,结合派驻乡镇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好科技特派员项目,抓项目、建基地、强培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

9.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立足xx中药材资源优势,以江南药镇为核心,结合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谋划布局种质源保护、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共享加工车间、农旅结合、互联网+等一批重点项目,争创集中药材科研、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三产衔接等多功能融合的省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中药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调研、“两增两送”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园区、乡镇、农村,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培育创新主体。出台了《xx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xx县人才创新券实施细则》《打造“创意谷”(科技类)实施细则(试行)》,兑现科技政策奖励资金990万元,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今年以来共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净增3家,累计达到29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达到110家。同时,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专利示范企业各1家,认定市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市级以上农业科技企业2家,认定市级研发机构4家,认定市专利示范企业5家,有效增强了我县科技型企业总体实力,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同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321件和41件,同比分别增长291.8%和124.2%;鼓励企业使用创新券,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今年以来共发放创新券157.5万元。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1.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沿江创新带建设,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接上海科创资源的平台建设,重点做好招商局重工国家高技术船舶国家级研发平台、謇公湖科创中心和临江xx科技园建设,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和科技园区合作,积极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探索完善“产业+平台+资本”的合作发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把沿江创新带建成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新模式新业态的孵化区,高端人才的集聚区。协助推进长三角药物研究院建设,厘定国家战略方向,争取列入国家级科学中心。玲珑湾创客中心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

2.建成省级创业孵化链。加强园区平台建设。组织“玲珑湾创客中心”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加速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中国模式动物基地、东布洲科学城和中科院xx新药研发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增强建设驱动力。积极运用国家、省、市科技贷款、科技担保、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政策,在税费减免、租金补贴、贷款贴息、社保补助等方面加大扶持。大力推广“苏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初创期、草根型创新创业提供最大便利,创造最佳环境。三是增强建设承载力。推进临江新区打造既具特色,又适合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玲珑湾创客中心-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从最初的“选种”、“育苗”,再到“植树”、“造林”,实现创新创业服务模式转变,研究、配套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全方位推动孵化链条建设。

3.全面启动企业研发体系建设。完善研发决策系统,对新企业按照高企标准进行培育;对老企业开展创新能力体检,从不同角度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提出应对策略,形成可供企业、政府参考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各产业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分类,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创新目标,分析产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创新方向,细化创新路径。整合研发要素系统,进一步加强研发团队、研发场所、研发经费、研发机制和研发项目等要素资源的配置,实现五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提升研发绩效系统,加强对成果转化、科技奖励、平台建设、核心专利布局(建立核心专利绩效)等方面的绩效考评。在骨干企业中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选,总结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企业研发体系建设模式和经验。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推进万众创业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创业载体建设,不断丰富全线创业载体。推进载体布局建设。持续推进区镇创新创业载体全覆盖建设,构建多元结构层次丰富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謇公湖科创中心、复旦复华科技园建设。全力推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巩固前期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尽快实现项目落地。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要进一步厘定发展目标,争取建设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国家科学中心。发挥研究院服务中枢作用,围绕企业创新要素资源,广泛集聚专业化骨干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集创意开发、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科技大市场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创新载体的绩效管理,载体建设从数量扩张向绩效提升转变,制定载体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财政扶持资金与载体的运行绩效挂钩。丰富创新服务内涵。鼓励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xx示范区和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星创天地和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力争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实现突破。进一步强化现有各类载体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咨询、提供研发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产品设计服务和技术成果,提供产品性能的检测、提供员工的技术培训等系列服务。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荐(全南通3家)。南通爱尔思等3家企业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优秀。京海公司参与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回力橡胶参与的“废旧轮胎连续绿色生产环保高品质再生胶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扬黄鸡配套系创新研发及产业化”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发明专利“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轨道的制作方法”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xx慧聚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0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959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716件,均创历年新高。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狠抓设施蔬菜建设和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我办制定的任务指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全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6万吨,蔬菜总产值达5040万元。

2、在全县指导新发展设施蔬菜700亩(其中日光温室350亩,春秋大棚350亩)。

3、牵头组织成立了xx县蔬菜协会。

4、建立本地蔬菜批发市场工作目前正在选址洽谈中。

5、对于基地蔬菜进社区工作,今年我们在对全县小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后,在部分小区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6、根据农时季节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培训菜农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

7、对全县蔬菜基地进行蔬菜质量安全跟踪检查,确保我县本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山西省百万棚设施蔬菜行动计划出台以来,设施蔬菜建设就成了我办每年的重点工作。今年,为完成市农委给我办下达的新建700亩设施蔬菜基地的建设任务,我办多举措推动,全方位引导,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典型带动”的模式来推动我县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截止20xx年底,已顺利完成700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3300亩,设施蔬菜产量达1.4万吨,设施蔬菜产值达3080万元,设施蔬菜收入占蔬菜总收入的61%。设施蔬菜从业人员达1600余人。设施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县的北留、润城、东城办、西河、白桑、次营等乡镇。设施蔬菜基地的建设,对我县蔬菜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农户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积极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00—400个。

设施蔬菜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我办始终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推动发展。20xx年,我们紧紧抓住从上到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契机,坚持高起点定位,园区化布局,走规模园区建设之路。今年全县新发展的700亩设施蔬菜基地,大都是集中连片建设,规模较大的主要有:xx县安鑫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鲜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丰硕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园,xx县鑫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丰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县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xx县南树设施蔬菜园区等。规模园区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园区自身的生产效益,而且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今年,我们在园区建设方面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方针,全面提高我县蔬菜园区的整体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在已建园区中,我们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和强化内部管理来提升园区的标准化水平。同时,我们按照《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五化”建设标准来指导我县蔬菜标准园区的创建工作。20xx年,我县被上级部门成功认证部级蔬菜标准园1个(xx县丰硕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园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xx县鲜惠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市级蔬菜标准园2个(xx县金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园区、xx县皇城相府实业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区)。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我办从上到下高度重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今年,我们采用不同形式对蔬菜基地进行质量安全监管。一是通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基地、菜农宣传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二是在全县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基地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督促菜农对“五簿”(种植基本情况登记簿、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记录簿、投入品进货情况登记簿、投入品领用发放登记簿、农产品销售情况登记簿)进行认真记录,全方位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蔬菜质量安全工作。三是结合市纪委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办技术人员分点包片,每月至少一次深入所包基地,严查生产过程中有无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并每月将检查结果填报在《xx市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网格化信息系统》中。四是每个节假日来临之前,我们都对全县蔬菜基地进行巡查和重点抽查,确保蔬菜生产源头的安全。今年,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我县蔬菜园区中随机取样30余个进行检测,无一例超标,合格率为100%。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产业化进程,增强本地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菜农增收。今年2月份,我们连续召开了几次基地负责人座谈会,针对成立蔬菜协会进行深入探讨,以寻求解决菜农在蔬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信息、蔬菜销售和物资供应等方面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经过几个月的组织、筹备、宣传等工作,由我办牵头,成立了xx县蔬菜协会。全县14个蔬菜基地,48名菜农首批加入了蔬菜协会。协会成立后,将从技术指导、销售、生产资料供应、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菜农最迫切需要帮助的方面为菜农服务,逐步引导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更好发展。

为改善我县蔬菜品种结构,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今年我们从山东寿光、省农科院等地引进了蔬菜新品种5个:步利塔(茄子)、德澳特302(西红柿)、法拉利(西葫芦)、津园11号(黄瓜)、瑞克斯旺36—76(辣椒)等,这几个蔬菜品种今年在xx县鲜惠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内进行了试验,均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特性,明年就可以推广全县。

我们在部分蔬菜园区内推广了几项高产增效新技术。分别是:集约化育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膜下滴灌、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等无公害蔬菜栽培配套技术。

为加快我县设施蔬菜建设步伐,今年我们根据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于新发展的设施蔬菜园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对园区进行不同级别的资金补助;对于今年新建的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在年底验收合格后,我们分别给予日光温室每栋(0.5亩)5000元和春秋大棚每栋(0.6亩)3000元的补助。对于老基地,我们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巩固性补助。

为促进我县蔬菜基地健康持续发展,今年,我们为全县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园区统筹配备了1名技术人员,对于规模小的园区根据地理位置,2、3个园区配备1名技术人员,年底给予园区技术员一定的工资补助。

蔬菜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今年我们结合农时季节,采用多种方式对菜农进行培训,全年培训菜农1000余人次,发放蔬菜栽培技术资料2000余份。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根据年初的工作思路和我县的专利申请实际情况,今年我们把专利工作重点放在了鞭炮生产企业,半年来,在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多次走访了全县比较有规模的`鞭炮生产企业,如宜章县恒发鞭炮有限公司、鸿兴爆竹厂、遇仙爆竹厂等,其中恒发鞭炮有限公司为我县几年来培育的专利试点企业。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宣传,恒发鞭炮有限公司已承诺将今年新出的包装全部申请专利,目前包装正在设计中;鸿兴爆竹厂的“冠盛”商标去年获得了湖南省著名商标,厂长的品牌意识非常强,今年9月准备申请一批包装专利。

今年5月12日,在宜章县委宣传部、宜章县党校组织的全县科干班、青干班培训中,我局吴局长在局长讲坛向全体学员做了《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宜章经济发展》的报告,现场还发放了《知识产权概念及申请专利须知》宣传资料120余份。

二、积极做好专利服务,寻找专利工作突破口。

我局对专利工作极其重视,对前来我局咨询专利的人员热情接待,并反复向其宣传专利的有关知识,提供有关申请专利的表格文件,对于自己撰写申请资料的专利申请人,我局一直都热情服务,配合他们把专利申请文件做好,有些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也积极联系市知识产权局专家进行解答,得到了专利申请人的好评。通过与专利申请人交朋友,我们掌握了不少专利申请的案源;通过对专利申请人的宣传,不少专利申请人加大了对专利申请的热情。

今年上半年我县已完成专利申请12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件。

三、下半年打算。

1.继续认真组织抓好专利申请,及时掌握全县专利申请情况,加强与市知识产权局联系,为专利申请人作好相关服务工作。

2.对专利实施项目实行跟踪管理服务,把专利制度贯彻到企业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3.加强专利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抓好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专利意识,强化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4.立争专利申请超过25件,专利实施项目10件,培育好专利试点企业。

文档为doc格式。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1)根据科技管理基金办法以及申报科技攻关计划的要求,组织辖区相关企业及单位申报省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共申报7个项目。

(2)积极做好度申报市科技攻关计划的工作,共组织辖区19家企业进行市科技攻关计划的申报,其中工业项目16家,农业项目1家,社会发展项目1家,软科学项目1家。

(3)积极做好辖区企业申报度科技攻关计划的申报工作。截至上半年,申报科技攻关计划企业共60家,其中工业项目42家,社会发展项目11家,农业项目7家。

(4)认真做市高级人才统计工作,共统计企业65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186人。

(5)积极配合市科技局做好技术转移洽谈会参会工作,征集企业技术难题计划项目25个,技术成果项目10个,对接资金2亿元。

1、申请专利资助共215件。

2、由市知识产权局牵头,科技局召集50人在省人民会堂广场参加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周开幕式,展出展板5块,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3、目前完成技术交易合同数20项,技术交易额3424万元。

(1)此次活动采取专家咨询、摆放展牌、发放宣传材料、地震演练等多项内容,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突出参与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力求让广大群众从中学习并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活动受到群众和学生的踊跃参加和欢迎。使居民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即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掌握了安全逃生技能,当灾难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对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将激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共同创建我们的和和谐平安家园。

(2)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安全综合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从即日起开展为期6个月的全区建筑物安全综合普查。此次普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我区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安全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安全整改措施,消除建筑物的地震安全隐患,提高房屋抗震防灾能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地震、建设、规划、房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和安全工程,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以对党、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高度务实的态度,扎实做好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工作。截止月底全区共统计11711份房屋建筑安全综合普查登记表。

尽管在科技进步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品偏少,传统行业企业偏多,影响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区科技局人员编制少,与日益增加的科技管理任务不相适应。目前,除了领导编制职数以外,事业编制人员仅有3人。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又开设了科技信息网,工作人员更显不足。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1、围绕产业瓶颈,精准凝练项目。坚持“围绕产业、聚焦瓶颈、重点突破”的原则,准确把握国家及自治区科技创新研发支持方向和政策导向,大胆创新改革,在项目申报上严把“五个关口”,即:看研发项目是否符合我县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看研发项目是否是行业最新最先进的,看项目实施企业是否具有研发实力,看是否有配套的研发投入,看是否是失信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企业,解决了以往科技项目申报碎片化、“两张皮”的问题。聚焦我县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紧盯冶金化工传统产业升级、枸杞特色产业品牌、铝基新材料产业培育等,先后6次邀请自治区科技厅相关处室和专家深入企业调研指导,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科学精准凝练科技研发项目。

2、围绕关键技术,申报争取项目。以新材料、节能环保、枸杞深加工、现代农业等为核心领域,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研发项目。截至目前申报并入库自治区重大重点研发、沿黄科技创新专项、科技金融专项、科技创新后补助、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等13类104个科技项目,其中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硅单晶炉内红外吸收材料研究与应用、电解工段生产智能化等项目首次列入自治区重大研发项目库。中宁枸杞道地性检测、枸杞功能性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3003铝合金电池外壳研发、单晶硅制备加工自动化工艺研究、碳化硅尾气回收再利用生产合成氨技术研发等13个项目纳入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库。获批项目40个、资金1612.65万元,是历年来申报项目最精准、入库项目最多、争取资金最大的一年。

3、围绕政策落地,撬动研发投入。强化自治区“创新驱动30条”落实落地,完善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县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领域,采取“科技项目支撑+政府科技投入”,县财政拿出资金354.18万元,及时兑现科技创新后补助、科技型企业、发明专利、科学技术进步等奖补政策,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序推进科技研发项目的实施。今年全县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15家,较去年增加1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1.2%,初步调查归集,撬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达1.567亿元,同比增长30.5%,再创新高。2020年全县r&d经费投入1.8154亿元,较2020年增长48.6%(2020年r&d经费投入1.22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为1.21%(2020年r&d投入比重0.91%),较2020年提高0.3个百分点。

4、围绕创新平台,借力发力。以合作项目要选的准、合作对象要看得准、合作措施要定的准为工作新思路,充分调研,精准绘制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组织企业面向全国找专家、找能人、找团队,让企业打头阵、当主力,联合区内外科研院所集中攻关,支撑产业链延伸和向高端发展。“牵线搭桥”指导天元锰业、早康、全通、杞源堂等企业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培育研发队伍,提升研发能力,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大力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先后联系对接和协调天元锰业、盾牌建材、清源水利、杞泰、全通、玺赞、杞源堂等企业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科院天津生物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份,柔性引进团队3个,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家,其中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较2020年增长150%,促进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5、围绕创新主体,聚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活力在企业,今年我们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唤醒企业创新意识,让创新者受益,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壮大科技型企业群。年初至今,已培育申报华宝、全通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通、华宝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盾牌建材、裕隆冶金、杞鑫苗木、春杞、贵和源等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杞泰、天仁、御萃坊等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华宝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培育实现倍增,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家,自治区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21家,分别较2020年增长100%、133%。推动落实“补项目研发资金”向“补企业研发投入”转变,首次申请自治区科技厅对隆基硅、全通、天仁等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资金291.7万元,实现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与后补助政策无缝对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建成早康、中杞等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展示区6个。

6、围绕创新服务,搭台唱戏。切实发挥科技部门“一手托两家”和“双肩挑”的作用,当好“店小二”,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搭建创新驱动服务平台。加大对自治区“创新驱动30条”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企业科技创新状况,引导支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当主力、唱主角。先后组织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参加了r&d投入统计、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创新创业工程师、企业专利专员、专利应用工程师、知识产权贯标等各类培训5场次、培训72人。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争取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申报科技金融专项11个,获批9个,融资1.84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31%。争取自治区科技厅“宁科贷”300万元资金支持,首次启动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工作,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7、围绕创新环境,示范带动。在我县注册成立了首家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公司(中宁县恒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交易咨询,为我县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策划、战略规划、信息分析和管理咨询等高端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引进发明专利23件,为企业提供有效发明专利10件。扶持和培育专利优势企业、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2家,天元锰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锦绣实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发挥示范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宁夏红《枸杞干红酿造方法》专利入选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推荐项目。天元锰业电解金属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锰渣高温脱硫制硫酸锰资源化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8、围绕创新创造,量质齐升。争取县财政支持,及时兑现2020年授权专利奖补资金17.5万元,有效激励了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截止8月底,专利申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专利申请达到426件,其中发明专利59件、实用新型253件、外观设计114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倍,位列全区22个县市区第五位,位居沿黄6县区首位。专利授权量11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倍,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47件,外观设计6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9件,预计年底达到2.03件,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末任务指标。经科技部县域创新能力监测和自治区科技厅综合评定,我县成功推荐申报创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已上报科技部审核。

9、围绕脱贫攻坚,助力扶贫。为进一步提升我县科技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完善制定了《中宁县“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管理制度》,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经费管理与考核的通知》《关于选派“三区”人才科技人员驻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和措施,及时召开了深度贫困村科技扶贫和“三区”人才工作对接会议,强化科技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科学素质。结合20个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需求,组织7名科技扶贫指导员深入徐套乡徐套村、上流水村、田滩村等8个深度贫困开展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人员1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0余人。重点讲授硒甜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硒砂瓜的品牌保护及有机枸杞高效栽培技术等,并结合当地硒砂瓜种植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面对面讲解,并发放《压砂瓜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有机枸杞技术手册》等实用技术资料200余份。组织科技扶贫指导员对徐套乡7个村硒砂瓜白粉病及小叶病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截至9月底,我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0场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发放提质、增效、增产优质肥1000公斤。深化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技术应用。建立县、乡、村联动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派驻科技扶贫指导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围绕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了科学技术和相关政策培训,帮助贫困村的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坚持把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作为科技扶贫工作的突破点,每月走访科技示范户不低于1次。同时,鼓励本村能人志士和致富带头人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枸杞、硒砂瓜、畜牧养殖,逐步改变了我县贫困村靠天“吃饭”和靠救助生活的观念,同时也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和种养示范经营大户,围绕硒砂瓜种植、畜牧养殖、枸杞种植、红葱种植等示范推广适用农业新技术5个、引进新品种5个,促进了科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科技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和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工作,进展良好,成效初现。

1、积极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工作。

一是《江山蜜蜂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列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富民强县(市)专项行动计划。从去年以来,根据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意见,我局组织编制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江山蜜蜂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经过多次论证与修改完善,年初已被科技部、财政部列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该方案包括8个科研开发项目,目前,已将大部分子项目分解落实到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具体实施。

二是着手开展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召开了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信息发布会,以及20江山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论证会议,确定了项目申报指南,启动了年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到目前止已申报本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5项。还组织8家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知识培训。目前止,共组织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个、火炬计划项目3个、星火计划项目2个;组织申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项,星火计划项目6项、省级新产品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申报输变电产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申报衢州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项。到目前止已省科技厅立项项目7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补助经费112万元。

一是对-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形成了书面分析材料。列入考评的132个项目,按行业分:工业类55项,农业类48项,社会发展类21项,医药卫生类8项,分别占总数的41.67、36.36、15.91和6.06;按承担主体分:由企业承担的80项,事业单位承担的34项,机关部门承担的13项,其它单位承担的有5项;按项目技术来源分,自主研发的57项,产学研合作开发的25项,引进技术二次创新的46项,引进成果进行推广应用的4项。132个项目,计划投入研发经费2477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1655万元,资金到位率为87.42。其中政府投入财政科技经费302.5万元,主体自筹资金21352.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70536万元,利润37725万元,税金10188万元,创汇1037万美元。新增就业人数13182人,培养科技人才数456人,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开发新产品144个,高新技术产品17个。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2项。

二是完成20省、衢州市级科技进步奖的推荐上报工作(共推荐上报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衢州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

三是开展省星火科技示范县项目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目前,已完成验收省级重点星火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共7项;完成省级科技特派员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1个完成评审验收,2个完成中期检查)。

一是积极做好与大院名校的小型对接交流活动。1月9日至12日,组织我市养猪、词料和食用菌加工等有关农业龙头企业的老总等一行8人,走访了无锡江南大学、上海农科院、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与有关专家教授建立了直接联系,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同时,积极与上海高校联合会联系,商讨联合会18家高校与我市企业合作的有关事项和合作的方式,把我市的技术需求情况和上海18所高校的技术成果,进行了交流。还组织亚东电器和三江互感器两家企业参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知联会”交流对接会议,通过以上活动,有力地增进了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积极做好衢州科工会参会准备工作。组织落实06衢州科工会江山消防论坛的有关工作,3月19日至23日政协主席陆洪涛一行四人专程到北京走访了中国消防协会,并就江山消防业的发展和06年衢州科工会江山消防论坛的有关安排与消协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消协秘书长接受了江山消防消防协会的邀请;组织参加2006中国.衢州工业科企合作洽谈会钙产业科技论坛;从中学到了的经验,为组织消防论坛提供了经验,目前有关消防论坛组织落实情况多次修改了实施方案,基本筹备就绪。同时,完成了03-科工会签约协议的成效统计,以及05年科工会107签约意向的跟踪服务工作,目前为止已经有5家企业正式签定合作协议。其中浙江盛汇化和华东理工大学的有机鞣制有研究和开发项目成为107个合作意向的第一个正式签约项目。

另外,做好网上技术市场工作,共收集整理在网上发布技术难题43个。

三是做好共建创新载体工作。3月份,协助浙江宏星塑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共建“浙江大学―浙江宏星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的协议。浙江宏星塑业有限公司是江山市一家新办的专业生产给排水用、燃气用、电力电缆用聚烯烃类绿色环保保管道系列产品为主集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年产设计生产能力达4000吨,年产值5000万元,拟投资1500万元。该中心建成后,浙大根据企业的需要将经常组织相关技术专家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工作,企业则提供研发中心场地、设备和相关费用,并组织人员参与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

四是做好浙大和清华研究生的征集工作。申报需求研究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的企业有4个(亚东电器、恒泰房地产、虎霸集团、海维研究所)。目前已经确定浙江大学6名研究生来我市挂职锻炼,其中亚东电器3个,恒泰房地产2个,虎霸集团1个。

五是积极完成衢州和本市科技局有关五年来科技合作成果荟萃的材料撰写和收集工作。完成江山市科技局五年来合作成果总结,收集企业合作成就案例4篇、图片35幅、产学研成果四个。其中中科院理化所和w仕化学有限公司、中科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技合作材料已上报中科院。

六是积极协助林业部门做好木业科技洽谈会的有关工作,运用工业110和网上技术市场发布木业方面的技术需求,协助做好北京推介会的有关工作,为木业科技洽谈会奠定基础。并开展了参加宁波浙科会的有关工作,组织纪元、科润、和亚东3家企业参加“民用工业企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培训班”培训。

4、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了专利状况调研。江山市专利申请量55件,比上年增加9件,增19.57,万人占有专利申请量0.95件,排在衢州市第二位,全省倒数第七位;授权33项,比上年增加15项,增83.33,万人占有专利授权量0.57件,排在衢州市第二位,全省倒数第六位。表明我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幅较大,但绝对值还处在全省落后位置。

另外,组织三友公司、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考试和考前培训,做好有关专利咨询和协助申请专利工作,组织修改完善知识产权政策。

5、举办好2006年科技活动周。

根据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以及我省的统一部署,我市2006年科技活动周于5月19日至26日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期间,我市组织了科普知识竞赛既科技活动周开幕式、计生科普文艺演出、大型广场科普展览咨询活动、自主创新图片展览、科技报告会等9项全市性的科普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一是经市委宣传部、科技局、科协一起酝酿,确定了9个全市性的活动项目,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06年科技(科普)活动周的通知》,明确了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题和时间、重点内容、主要活动形式和要求等。二是在5月19日下午,江山市2006年科普活动周启动仪式暨江山市科普知识大赛在江山市南门花坛举行。中共江山市委副书记徐朝金致开幕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幸尔宣布活动周开幕。市科技局局长毛长明、市科协主席徐焕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毛苇、虎山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之云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江山市科普知识竞赛,有忽然美、南门社区等8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3轮角逐,市心社区代表队荣获竞赛第一名。开幕式上,威风腰鼓队等还表演了文艺节目。并为各获奖代表队颁了奖。三是在5月20日上午,市科协、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和虎山街道又在南门花坛举办了计生科普文艺演出,共15个文艺节目,观看文艺演出和接受咨询服务的市民达多人次。四是在5月21日,举办了大型广场科普展览咨询活动。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在南门广场摆摊设点,为市民送上了科普大餐,广场科普展览咨询活动,共展出“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健康饮食和保健、科普法等科普图板100多块,发放科技资料2万多份,4000多市民前来观看和现场咨询,免费义诊400余人。另外,各乡镇、街道社区、各市级学会协会也上下联动,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内容各异的科普活动。虎山街道、上余镇、淤头镇等同时开展了科普咨询等活动;城南、南门、江东等社区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科普活动。医学会、中医学会、农口等学会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送医下乡、送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科普活动,真正做到了全面开花。

据统计,活动周期间,我市在各地张贴宣传标语300多条,展出各类展板300多块,分发资料3万多份,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科普活动氛围。衢州日报、中国科协网、大众科技网还报道了我市的科技活动周活动盛况。

6、完成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

一是做好本市级考核。经过考核,评出贺村镇、淤头镇、新塘边镇、凤林镇、塘源口乡等5个科技考核优秀乡镇和林业局、开发区管委会、卫生局、广电总台等4个科技考核优秀部门。二是完成了省、衢州市对江山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材料准备等有关工作。经考核,我市荣获衢州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

7、认真抓好科技创新大会筹备工作。

为开好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组织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社会事业科技、科技政策等四个调研小组,开展了江山市科技创新情况调研,并组织干部到浦江、新昌、乐清、缙云等县考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认真做好科技政策的起草工作,目前已形成正式文本;组织有关人员对“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全市开展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者、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评出突出贡献者5名、先进工作者20名;同时,确定了28个典型交流材料,编撰《科技项目申报及服务指南》、《“十五”科技工作成果》等资料,为科技创新大会的顺利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组织召开了全市乡镇科技工作会议,各乡镇、街道分管科技工作领导(科委主任)、科技特派员参加会议,会上,传达贯彻了省、衢州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05年全市乡镇科技工作,布置了06年工作任务。完成了科技专家咨询委年度总结、考核和换届工作,并组织相关专家对江山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2006年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进行了论证修改。12月26日,在市政府办的主持下,举行了党政信息服务网《市长信箱》交接仪式,从2006年1月1日起将《市长信箱》移交给市信访局承办。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

2、继续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主要是继续抓好省级与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的申报工作,加大争取力度。同时,着手抓好本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确定工作。

3、积极抓好技术合作工作。主要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好技术合作活动,组织与推动本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多方面的技术合作。

4、认真组织做好衢州科工会参会准备工作。要组织干部深入企业基层,动员、引导企业总结技术难题,同时,做好与有关高校院所的联系工作,争取比往年有更大的合作成效。

5、抓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有关工作。主要是协同市委组织部进一步完善我市乡镇、部门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使责任制发挥更好的作用。

6、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认真做好有关专利纠纷调处,积极协助企业制定、完善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申报专利,加大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7、继续做好科技宣传、科普等工作。要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8、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促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机关,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的和主动性,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为我市科技进步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以聚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为引领,紧紧围绕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及全市“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提升区域创新氛围,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幂数效应”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积极推动x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中展现科技担当。

一、亮点工作。

(一)荣获省科技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再获省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全面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组建“夺鼎”工作专班,逐项对照评选要求分析研究,谋深落细行动方案,全程跟进评选过程,多次赴省科技厅对接汇报,畅通信息,借势借力成功夺魁,率全市之先夺得省“科技创新鼎”,全省仅x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x%,增速排名全市第x。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编制五年行动计划,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和属地镇街攻坚目标,新增第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审核推荐第二批x家,预计全年完成数超x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在库企业数突破x家,均创历史新高。

(三)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以x经济开发区东片发展园区为依托,以生命健康小镇特色产业为基础,全面推进x生命健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加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园区空间布局优化。从严从细对照创建标准要求,会同开发区、高教发展中心等组织召开园区创建方案研讨会,经多轮论证修改,编制完成《园区创建总体方案》,目前方案已由区政府行文上报市政府。

(四)科技生态进一步优化。做实产业创新服务,发挥眼镜、智能锁具等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作用,成立智能眼镜产业技术联盟,组建智能锁具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引进专业质量检测机构威凯公司,落地省级智能锁产业标准服务平台。做细科技人才服务,通过编制政策汇编包、设计情况排摸表、完善科技人才库、搭建平台中介网、筹办创新创业赛“一包一表一库一网一赛”五个一模式精细编织服务网,浙大研究院叶志镇院士x支团队入选市级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做活科技金融服务,发行全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帮助我区x家企业x项技术产权获x万元融资,并通过财政补贴、中介机构让利等方式降低最终年化率至x%,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科技领导体制机制坚强有力。成立并实体化运作科技强区领导小组、区人才和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举办人才和科技发展大会,拟定《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首位战略,聚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制订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专班方案,组建五大攻坚组,明确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x项任务清单,切实形成科技部门牵头抓总,x多家成员部门高效协同的科技工作机制。

二、2022年重点工作。

(一)充分激发科创主体活力。一是做好高企申报后半篇文章。集聚税务、财政等部门合力强化申报材料指导,同时聘请专家实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提高高企申报率,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x家,其中规上企业超x家。二是做实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现有企业研发机构后备库基础上,重点辅导华联机械、天球电器、兴机电器、百珍堂x家单位,力争实现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突破,新增省企业研发机构x家以上。三是做优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以实施区级重大科技计划攻关(含“卡脖子”)为重要抓手建立项目后备库,择优遴选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申报x项、省级项目申报x项立项x项以上。协助锁具龙头企业合作申报数字化安防和物联网融合项目,完成智能安防创新联合体建设,谋划推进生命健康、智能眼镜等其他优势产业申报创新联合体。

锁具综合体落地与威凯检测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智能锁具产业全链条本土化,确保完成场馆改造升级并投入使用,全年引进创新项目和服务机构x家以上、开展合作科研项目x个以上。

(三)迭代升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x科技大市场x版为核心载体,打造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孵化”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搭建技术交易系统、企业数字化创新服务系统、区域科技创新管控系统三大功能模块,集成专家库、成果库、需求库等六大数据库,强化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加速等成果落地保障,常态化推进技术经纪人培训会,探索科技经理人制度,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全年力争培育高水平、专业化技术经纪人x人以上、科技中介x家以上,带动实现成果转化落地超x项、发明专利产业化超x项、科技成果成交额超亿元。

(四)走出科技金融“新路径”。总结提炼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经验,争取全国推广,建立科技企业技术产权融资储备库,发行第二单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深化推进科技金融中心建设,优化“镜新贷”等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争取贷款超亿元。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融资洽谈会,形成“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信息无缝衔接。

(五)涵养科技人才“蓄水池”。搭平台拓渠道,加快集聚科技领军型人才。开展专班化服务,组建青科孵化器服务专班,有力支撑青科基金落地、人才及项目招引。大力推进重大人才特支计划,全年力争培育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x名以上、海外工程师海外智力项目x个以上、市高水平创新团队x个以上。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1、科技项目申报及获批完成情况。今年共申报并入库自治区重大重点研发、沿黄科技创新专项、科技金融专项、科技创新后补助、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等13类104个科技项目,较去年实现翻两番。共获批项目40个、资金1612.65万元,较去年实现翻三番,其中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300万元,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资金419.51万元,科技金融专项资金212万元,重点研发项目资金470万元。

2、全社会r&d投入完成情况。截至9月底,初步调查归集,全县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15家,较去年增加1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1.2%,撬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达1.567亿元,同比增长30.5%。2020年全县r&d经费投入1.8154亿元,较2020年增长48.6%(2020年r&d经费投入1.22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为1.21%(2020年r&d投入比重0.91%),较2020年提高0.3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年底全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2.4亿元,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较2020年提高0.3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县本级r&d经费各类支出3112万元,完成年度支出的69.2%,预计年内r&d经费支出达到4500万元,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

3、专利申请完成情况。截止8月底,专利申请达到426件,其中发明专利59件、实用新型253件、外观设计114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倍,位列全区22个县市区第五位,位居沿黄6县区首位。专利授权量11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倍,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47件,外观设计6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9件,预计年底达到2.03件,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末任务指标。

4、科技型企业培育完成情况。年内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2家。截至目前新中磁、杞乡、御萃坊、天仁、全通、杞鑫苗木等6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6家,较去年增长100%。

5、科技扶贫完成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我县科技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从全县165名科技特派员中择优选派31名科技人员配合自治区科技厅派驻的20名科技扶贫指导员到我县喊叫水乡、徐套乡、太阳梁乡2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一对一”定点帮扶,结合深度贫困村主导产业确定了“中部干旱带红葱高效种植”、“妇女手工技术培训及家畜养殖”和“枸杞、硒砂瓜高效种植”3个技术示范与推广服务科技扶贫项目,项目资金92万元。截至9月底,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0场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发放提质、增效、增产优质肥1000公斤,全面完成年度科技扶贫任务。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一)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落实科技政策。

1、起草并完善了《郫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xx县建设的意见》(送审稿),已报县委召开常务会进行审议并获通过。

2、组织专家对20xx年度xx县科技进步奖进行评审,共评选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8项。

3、重新修订下发了《xx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郫府发〔20xx〕3号),首次设立xx县专利奖,并首次评选出专利奖金奖1名,银奖2名,优秀奖7名。

4、协助高新技术企业落实所得税优惠和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帮助7家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税前抵扣进行备案,兑现35家企业的政策性科技扶持。

(二)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组织成客股份等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优选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列。

2、继续深化企业试点示范培育。对全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的专利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努力推动企业专利转化。在园区企业中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培育,引导更多企业走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三)积极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组织申报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市级科技项目79项,组织实施xx县科技项目55项。

2、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

(一)市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xx县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发挥。

已提交了高福记、珪一食品等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的贷款资料,预计可获贷2000万元。完成科技保险16单,预计年底将完成30单以上。

(二)市县民生工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点和科普基地建设深入推进。

筛选确定10个村(社区)作为实施“城乡科技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其中5个为标准化建设,5个为基础性建设点。目前,10个村(社区)的网页建设工作和信息员培训指导工作已全面完成;推荐2个科普基地报送市上,待审批。

(三)推动区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区建设。

成功争取安德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被列为市级首批十三个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园区。通过与成都质市检院、西华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制定了工作方案,以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检测中心为基础,增添先进实用仪器设备,引入智力支持,制定科技金融劵等,逐步建成集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检验检测、风险评估、预防预警于一体的“xx市川菜调味品公共技术检测服务中心”。

(四)知识产权审判庭作用有效发挥。

今年1—5月,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受理案件19起,结案15起,其中调解处理8起(均当庭结案)、撤诉7起,有效的推动了县域知识产权保护。

(五)积极推动省级百亿园区知识产权示范工程建设。

围绕成都现代工业港创建四川省百亿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立了知识产权统筹推进机制,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园区绩效考核和目标督查,依托园区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室,引进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一)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xx县建设。

与县目督办共同向全县下发了《xx县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20xx年目标任务》,以确保今年知识产权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二)积极完成专利目标任务。

截至20xx年5月,全县共完成专利申请272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企业专利151件。

(三)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维权援助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

1、联合县法院、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文广局、县商务局、县农发局等单位共同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会同xx区、xx区等兄弟单位及县内相关单位对县内重点超市、家用电器销售点、药店等流通部门开展1次联合执法检查。

2、邀请市知识产权局相关专家对全县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讲座。

一是举办了以“科技创新驱动xx县发展”为主题为的20xx年科技活动周,开展了xx县中小学生航海模比赛、企业科技政策培训、科普基地科技之旅、西华大学车用发动机拆装技能竞赛等活动。二是开展全县科普统计工作,进一步调查了解全县科普资源。三是积极培育川菜体验馆、西华大学汽车实验室等成为xx市科普基地。四是参加“科技之春”等各类科技下乡活动,发放资料3000余份。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以扎实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xx县”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各项科技服务工作。

一是以县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xx县建设的意见》。二是积极筹备20xx年xx县科技工作会各项工作,对上年度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项目、省市科技进步奖、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一是实现全年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二是实现全年组织实施县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60项以上,其中,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0项以上。

一是通过县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000万元以上,为获贷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5000万元以上、新增税收900万元以上;实现科技保险30单以上。

二是成立成都现代工业港科技(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在工业港建设具有“一平台、三体系”(“园区服务通”平台、企业孵化服务体系、企业第三方服务管理体系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三大体系)的科技(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为企业更快捷、更精准地开展科技(知识产权)服务,提高政策落地的效率及企业健康发展的速度。

三是建设中国川菜产业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区建设,基本建成xx市川菜调味品公共技术检测服务中心。形成涵盖我县川菜调味品的全项目检验能力和部分重要产品安全参数的检验能力;加大川菜关键共性技术的成果转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实现川菜产业整体技术升级,推动川菜调味品产业发展。

四是建立xx县科技(知识产权)微信服务平台。积极与省计算机院对接开发xx县科技(知识产权)微信服务平台,借助微信渠道发展移动电子政务,第一时间让百姓知晓xx县科技局提供的与企业城乡居民相关的重要政策、项目申报、产权保护、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公共信息服务。

一是加强专利申请工作,继续在全县企业中广泛开展“清零”行动,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专利成果转化,对专利转化和实施比较好的项目进行专利产业化项目资助。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多形式的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利用各种渠道和传媒,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广泛宣传知识产权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