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质数与合数教后反思 合数与质数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4 23:27:34 作者:飞雪 2023年质数与合数教后反思 合数与质数教学反思(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合数与质数教学反思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给提供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写出1-12这12个数的约数,再根它们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学生通过交流,有的分为两种,奇数和偶数;有的认为分为三种,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和有两个以上约数的.老师及时的给予肯定,这是一种比较有价值比较好的分类方法,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自然数的分类方法.老师又进一步追问,那为什么不把有3个、4个、5个、6个约数各归为一类呢?让学生明确,要是这样的话,如果是数越大,它的约数的个数可能会越多,分成的种类也就会越多,就不便于我们记忆和区分了.让学生感悟到,最科学的分类是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种为好。

想猜想老师的新家准备安装的新电话号码是多少?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探究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目的在于把学生生活世界和数学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感觉到我们的学号和电话号码等等些身边的数,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

4、指导学生学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中,在确定分为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和有两个以上约数的这三类后,学生基本上感悟到各类的特征,然后再一点点的提炼归纳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如,老师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数叫质数?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她说的意思是对了的,是哪两个约数呢?谁能说得再具体些?马上第二个同学站起来补充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培养了学生的分类、观察、分析、归纳和交流的数学能力,建立正确的分类归纳思想。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交流讨论、归纳概括,而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适当点拔,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归纳、概括,引导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上完后我觉得还需改进的地方有:

1、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完不成预定任务,探究还不够很到位,反馈的速度过快,对于那些中下等的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课堂上"生生互动"做得不够好。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恳请到场听课的老师们多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因数和倍数、2.3、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所涉及的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也是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奠定基础。

成功之处:

1、正确区分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分类标准。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首先让学生回顾奇数与偶数的特征及分类标准,即自然数按照2的倍数特征可以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接着一个非零自然数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以此引入新课,通过找出1—20各数的因数,观察这些数因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学生发现有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两个以上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因数,那么根据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为几类,得出三类:质数、合数、1。最后在对比奇数、偶数的分类标准,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2、注重从新知中提取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记忆。在教学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质数只有几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一个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几类,各是什么。在教学100以内的质数表后,让学生重点记忆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通过这样提取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目时能够比较准确的写出正确答案。

不足之处:

1、因为补充的知识点比较多,导致课堂练习时间过少,对知识的巩固有所欠缺。

2、个别学生对于分类的标准还存在模糊现象,导致在做练习时出现填写完20以内的质数后,在填写合数时出现漏数现象,不知道除了1和质数外,剩下的都是合数。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本周星期三,我在28班上了一堂青年教师竞赛课,结合教学进度,我选了《质数和合数》为教学内容。为了能上一堂比较满意的课,我提前几天开始备课,包括学案设计、教学设计和课件,力求达到如下几个效果: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把教学立足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为学生提供课堂自主学习的文本和方案。“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能够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不但能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能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因数与倍数就可以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从“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可以类比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可以类比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样,研究了一个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后,我们同样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如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先列举一些2的倍数如2、4、6、8、10、12、14等等,然后分析这些2的倍数的特征,再归纳概括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最后,给出了“偶数、奇数”两个概念。同样,我启发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一个数(1~12各数和学生任找两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的特征。

“小组合作”是天元区课堂改革的最主要形式,是“活力课堂”的关键要素;“自主探究”是在教师“智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民主和谐”,教师要把课堂的话语权、质疑权、探究权、评价权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让师生之间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快乐有效”,要从课堂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改革,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上完课之后,感觉比较满意,感到满意的地方有:1.首次采用学案备课而学生反响比较好;2课件采用了文本框形式,能够和学生互动,吸引了学生眼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3.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大部分学生能够当堂理解“质数和合数是按照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并且与“奇数和偶数”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对比和区别。

当然,这堂课还有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只要求学生把数按因数的个数分成三类,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评价方式不够积极,学生回答对了,多数是生硬的“个人加一分,小组加一分”,学生回答错了,有时是“不对,换人回答”,极易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质数与合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约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找一个数的因数是学习质数和合数的基础,创设情景,复习约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2)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写出2─12各数的因数,然后观察分类,经抽象概括质数的概念,此概念的得出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发现,随后基于已有的知识构建的质数概念,学生又自主构建出合数感念,而合数的判断方法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列举合数过程的自我反思反省提升而来,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3)按因数的个数来将自然数分类,既加深了对“1”的认识,可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渗透集合思想。

(4)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成了一个有效地巩固、应用,拓展已学知识的动态过程,在拓展延伸中,选择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进行游戏,不但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完成了对所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无处不在”。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自我反思本课学习所得,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同学,这一过程又是再次学习、巩固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前面新知的探究中比较充分,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展示自己所得,而在练习中,时间有些紧张显得很急,最后学生的反思这一环节也没有完成。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能够始终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从概念入手来学习知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环节,紧紧围绕概念的本质向学生提出问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些数的因数又有什么特点”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向质数,合数的概念逐步逼近。本节课一开始就直面主题,一改传统的从自然数的两次分类入手,而是出示一组自然数问学生:“看到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学生介绍数的特性,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又以“2”是质数,“9”是合数为例,从数的特征入手,提出了“质数”与“合数”的名称,直面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迫使学生要去主动探究。

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从而逐步向质数与合数的概念靠近。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的演示,将数与形的结合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枯燥的知识更加直观。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图形的'拼摆过程,以及由图形到算式再到因数的演变过程。更加利于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体验到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实效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其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