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评理说事会议记录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通用5篇)

时间:2023-09-29 13:57:55 作者:碧墨 评理说事会议记录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重庆永川区何埂镇有个新鲜事,新乡贤王其林乐善好施远近闻名,且善于处理邻里关系。该村就在他家里设了个“评理堂”,由王其林专门负责村民之间的各类纠纷调解。说也奇怪,村里领导有时都难以解决之事,一到这“评理堂”来,便迎刃而解。

达理通情,无位无权能管村中事;

疏财仗义,有诚有信常温邻里心。

(冯泽尧)

建业兴家,家昌业盛荣桑梓;

通情达理,理正情真服四邻。

(王仕新)

处事公平,邻里乡间皆认理;

为人正直,亲疏内外不徇情。

(苟国恩)

其乐无穷,修路扶贫积大德;

林深有序,排忧解困立丰功。

(谭定宇)

加瓦添砖,建设农村增锦绣;

扶贫济困,团结邻里促和谐。

(吴洪川)

(重庆永川楹联学会供稿)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1、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2、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3、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4、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5、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

6、百年树德,奕代流芳。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7、昭假烈祖,佑启后人。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8、心诚则灵,意虔便安。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9、孰事有恪,明德维馨。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10、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2)丽日焕新天,四海歌如潮

3)青松迎风立,良辰逢雪霁

4)旭霁青山秀,春风苏绿野

5)红梅斗雪开,瑞气霭春晖

6)春荣碧树娇,细雨醒红梅

7)春风舒冻柳,冬随捷报去

8)瑞雪漫天舞,生意春前草

9)瑞雪兆丰年,春带凯歌来

10)红梅着意开,财源雨后泉

11)鹤舞一年春,风华百里香

12)竹撼一窗秋,花放山河新

13)九阳祥烟合,庆三阳开泰

14)乾坤添春色,日月开新纪

15)寒梅因雪艳,一堂开暖日

16)酒饮全家福,一曲迎春调

17)飞燕为春归,百鸟唱新春

18)歌唱满江红,三杯祝福歌

19)春地英雄气,万里春光暖

20)六合同春日,富贵三春景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2)门庭清且吉,日出乾坤秀

3)梅占百花魁,山河分外娇

4)家道泰而昌,春来草木娇

5)新年纳余庆,忠厚传家久

6)世泽绵为善,海岳君亲寿

7)佳节号长春,诗书继世长

8)家声振读书,莺花天地春

9)寒雪梅中尽,清溪吟雅韵

10)世泰云生彩,长空盈瑞气

题永川评理堂对联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1)本诗前两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4分)

(2)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首句用草虫鸣之动来反衬夜静,正因“寂寂”才能听见虫鸣;起笔的“虚”字语涉双关,一是空堂之分外空寂,一是诗人心灵的孤寂。(“以动衬静…‘双关”或“寓情于景”各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2)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的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景物描写2分,作者情感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赏析:

《虚堂》是北宋寇准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取首句前二字。诗意:空堂寂静,诗人思念旧情无法入睡,见窗外树影摇曳不定,感觉夜深时风露更加凄清。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诗题取首句前二字,实类“无题”。

首句写堂静。用静中之动来反衬其静。虚堂,空堂,用《庄子》“虚室生白”之意。孤身独处,更无他人,所以觉得堂屋是空荡荡的。孤身、夜深,空堂显得分外寂静,只听到堂外草丛中不知什么虫子在鸣叫着。“草虫鸣”是静中之动,因“寂寂”才能听见虫鸣;听得见虫呜,愈见堂之“寂寂”。如此一个静悄悄的堂屋,正可酣眠。

然而,次句却写人不眠。此时,独处于堂屋之中的诗人斜靠在枕头不能成眠。堂寂,虫鸣,都是他在不眠之中感觉到和听到的`。之所以“不眠”,是因为“难忘旧情”,旧情萦绕在诗人心头,令他难以忘怀。旧情之“情”,在这里不应解作“恋情”或“爱情”。一是不曾听说诗人生平有过浪漫的或不幸的爱情,再是从三四两句的意境与全诗的氛围看,也与恋情无涉。所以这里的旧情,也是作者《江南春二首》之中的“愁情”,即“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范雍《忠愍公诗序》曾说:“大约公之为诗,多有此意。”那么,这里的“旧情”可以归入“此意”。另外,诗人说成“旧情”,是故意含糊其辞。总之,暮年迁谪,流落不归,是诗人一生中愁沁心髓的不幸,他难以忘怀,袭上心来时,就要欹枕难眠了。

按照作品的思路,下面本来应该倾吐作者难忘旧情的悲伤,而诗人却没有这样,“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于是他绕过“旧情”把目光转向窗子,来了个写景句:“斜月半轩疏树影。”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树影摇曳不定,诗人已感到寒意,所以他觉得夜半更深的风露更加凄清了。诗到此句,便戛然而止。

其实诗人并没有忘记旧情。尽管“旧情”只如一个闪电,瞬间便消逝了,而更多的笔墨用于写景。但是,这些景物的描写已着上了“旧情”的色彩,而使一切景语皆成了情语。起笔的“虚”字就语涉双关:“虚堂寂寂”,是他自己的灵台孤寂,方感到空堂分外寂静;他把目光转向窗户,看那月光,看那树影,原是为了解脱“旧情”的萦绕,但是,看到的又是凄清的环境,而环境的凄清正是他心境凄然的反照。总之,诗人于“旧情”欲言又止,只是在亦即亦离之中,融情入景,描绘眼前景物,构成一种凄迷的氛围,烘托出一缕难忘日情的凄楚的情感,这就比直陈胸臆,显得更加缠绵悱恻,蕴藉婉曲,余味不尽。同时他身为大臣,政治上的不幸际遇是不好多说的,也只能出之以委婉之词,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