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新发展理念体会文章(专业20篇)

时间:2023-11-06 14:08:33 作者:ZS文王 新发展理念体会文章(专业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感悟,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对经验和感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整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管廊

管廊是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旨在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敷设问题。近年来,随着新的发展理念的引入,管廊的建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浏览这些新发展理念的同时,我深受启发,也有了些许心得体会。

首先,管廊建设需要注重绿色发展。传统的管廊建设往往会带来大量的破坏和污染。然而,新的发展理念鼓励以绿色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管廊也应该紧跟潮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管廊的绿化工作,让它不仅仅是一条地下通道,同时也是城市绿肺的一部分。

其次,管廊建设需要注重智慧发展。新的发展理念强调科技创新和智能发展。在管廊建设中,我们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例如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来监测管线运行状况,实时掌握管道的健康状况,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管线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在智慧发展的方向下,管廊的建设将更加高效、便捷和可持续。

再次,管廊建设需要注重协同发展。新的发展理念强调协同治理和共享发展。在管廊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与相关方进行合作。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应该携手共建管廊,共同分享它带来的利益和便利。协同发展还可以促进各个管廊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统一的管廊网络,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

此外,管廊建设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理念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在管廊建设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管廊的设施,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压力。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管廊的维护与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只有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才能使管廊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

综上所述,新的发展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行动指南。在管廊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只有从这些新的发展理念中汲取经验和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上提出的重要理念,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随着国家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在我看来,新发展理念既是一个具体的方针,也是一种新的认知模式。

新发展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一理念深刻反映了党和政府的“为民务实”的根本思想,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同时,新发展理念也强调了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积极创新,推动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新发展理念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新发展理念强调整体发展,注重平衡发展,积极落实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次,新发展理念也表明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自信心与自我定位。最后,新发展理念也强调了军民融合,积极开展民间科技合作,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路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对于广大人民的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大力发展创新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社会的公共服务。例如,在医疗领域,推行智慧医疗可以让更多的病患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教育领域,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让广大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新发展理念带动了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进步。

第五段:总结。

新发展理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视和发展长期的稳定和繁荣。作为爱国者,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新发展理念,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合作,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终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创伟大的中国梦。

弘扬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弘扬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它包含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弘扬新发展理念的初衷是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同时,协调发展要求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绿色发展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开放发展要深化改革开放,共享发展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段:深化改革的实践。

弘扬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是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实现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动力,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一系列创新措施不断出台,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要在深化改革方面不断创新,推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改革措施。

第四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弘扬新发展理念,还要坚持绿色发展。当前,全球环境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共识和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的模式,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宜居环境。

第五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弘扬新发展理念,必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努力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扶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

第六段:总结。

弘扬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够在新时代取得更加显著的发展成就。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自我,培养合格人才””

桓台实小。

岳强。

教学。

方法等之外,我们教学一线教师也要借几啊哦于改革的东风,不断学习新理念积极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墨守成规是最可怕的,培养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是祖国的百年大计,如果我们一成不变的沿袭前任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肯定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发展,随着多媒体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设备的提升只是在某一方面打好了物质基础,用新设备进行一问一答的陈旧教学方法,也只是南辕北辙而已。“君子不器”,思想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我们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接收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才能把设备用活,才能把课堂弄活,学生才会真正受益。

二、尊重、热爱学生是教育协调、绿色发展的保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把学生放在首位、处处为学生着想、呵护他们的成长,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经常下意识的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因为学生的分数拖累了班级总分等情况对学生横加训斥,动辄体罚,而不是就事论事,追根溯源的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长此以往,教师形成了蛮横的管理风格,学生心中的积怨却在不断增长,往往到了小学五年级各种矛盾就会激发,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所以教师育人要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处理教学事务。

三、

“开放、共享”是整合教育资源的催化剂。

不可否认,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微信、qq、电子支付带来的便捷,但是在教学中却各自为战,苦苦摸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乘着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现代化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利用各级网络,把各自的课件、教学视频、优秀案例、教学理念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上传、共享,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每个人都轻松享受千万人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时,教学质量想不提高都难。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下面是关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

欢迎借鉴!

对新发展理念的重申,“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迅速引发共鸣。话语,有深化改革的决心,有实现转型的信心,有心系苍生的温暖。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从代表委员的热议中,可以强烈感受到新发展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经济增长‘既有颜值,也有气质’”背后的创新驱动,“京津冀不能各自为战”折射的协调艺术,“不把污染环境的gdp当作政绩”反映的绿色渴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演绎的开放意识,“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诠释的共享情怀……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在新发展理念中找到解题的理论指导,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坚持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有代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开通中欧班列,把云南咖啡等特产运往荷兰等国,比海运节省了2/3的时间。一个细节,折射出开放发展跨山越海的魅力。有代表说,“新发展理念贯彻得越坚决、越彻底,中国经济转型的速度、转好的步伐就越快。”两会不仅是凝聚共识的平台,更是激发干劲的契机,正需要提振精气神、激发新状态,把新发展理念转变为生动的发展实践。

这就需要激发“创新意识”,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创新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必然意味着未知与不确定性。因此,无论是体制机制创新,还是科学技术创新,都需要有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更要认识到,改革要承担风险,创新也可能失败,应该为敢于创新、勇于求变的干部提供必要的保护,对创新保持最大限度的容忍与耐心。这正如有委员所言,“不能因为暂时没有看到创新成效就否定创新”。

这就需要具有“问题意识”,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应该有的放矢、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从理念到理念、从概念到概念。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每一个发展理念都对应着现实的“发展议程”,都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把创新融入“精神毛孔”、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把“生态底线”当做“生命底线”……来自代表委员的生动表达,说明新发展理念正在与现实对接起来。

这就需要唤醒“担当意识”,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需要具有不为任何风险所惧的精神。“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落实新理念、引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如果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如果没有勇气和智慧,就难以实现改革的目标”,代表委员用这样的铿锵话语,传递斩钉截铁的决心、舍我其谁的担当。

有代表这样比喻:如果说中国发展是一场长跑,过去30多年才是起跑,今天的我们进入到艰苦的中途跑阶段,既要维持奔跑速度,更要调整奔跑节奏。发展理念的创新,引领中国改革走过了千山万水。现在,新发展理念将在中国现代化的“后半程”,为中国发展方式的变革提供强劲动力,推动中国进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弘扬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一种科学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各个领域都在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弘扬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新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新发展理念正是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思想,它引领着我们在新的十字路口上探索前进的方向。

其次,弘扬新发展理念是解决矛盾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今,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已经逐渐从数量矛盾转变为质量矛盾。以经济发展为例,传统模式下过度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人民共享等重要理念,旨在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结构调整等措施来解决质量矛盾。只有弘扬新发展理念,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再次,弘扬新发展理念是构建人民幸福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发展理念强调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有让每个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人人幸福的社会。

此外,弘扬新发展理念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创新驱动发展,弘扬新发展理念,将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最后,弘扬新发展理念是指导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其中核心内容。新发展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在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在弘扬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总之,弘扬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在实践中,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动新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只有在弘扬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大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代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共享共赢。大新发展理念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大新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下面我将从注重人民福祉、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共享共赢以及面向未来进行阐述。

首先,大新发展理念注重人民福祉,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核心要素之一。在具体实践中,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例如,大力推进健康保险体系改革,不断提高老年人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此外,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建设,人们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人民享受到了更加充实和满意的生活。大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大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同时,在能源产业领域,新能源的应用逐渐普及,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我们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动力。

第三,大新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我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一系列创新举措频频出台。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创新人才的投身创新工作。科技领域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大新发展理念鼓励共享共赢。中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大新发展理念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发展过程中,推动发展机会的均衡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我国积极实施扶贫政策,投入大量资源,通过扶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来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此外,大新发展理念在推动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共享共赢。

最后,大新发展理念是面向未来的。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时刻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挑战,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大新发展理念也提醒我们要注重科技创新的应用和人才培养,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新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在实践中,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注重人民福祉、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共享共赢以及面向未来,这些都是大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点。我深刻认识到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相信在实践中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街道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街道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全面升级。在参与和见证街道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理念所带来的变革,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心得。在今天的分享中,我将就这些心得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街道新发展理念重在人本。这一理念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街道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街道开始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建设更加人性化、宜居宜业的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共享、管理城市的新格局。在社区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至高的位置,才能推动街道建设高质量发展。

其次,街道新发展理念强调可持续。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对于一个地区、一个街道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系统、长远的规划和布局。街道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城市更新和改造。这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街道的各项计划中,才能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第三,街道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创业。创新和创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街道新发展的核心要素。街道新发展理念提出了鼓励创新创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为广大创作者提供更加开放、包容、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在街道新发展实践中,我发现只有不断创新、敢于尝试,才能推动街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才能为街道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四,街道新发展理念注重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街道新发展理念提出要加大法治力度,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要求我们在街道工作中,注重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只有在一个法治良好的环境中,才能保证市场秩序的顺畅运行,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最后,街道新发展理念强调开放合作。一个城市、一个街道,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街道新发展理念提出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领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在街道的发展过程中,我发现只有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街道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城市建设的一次创新,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分享心得体会,推动街道的实践创新,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街道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宜居、宜业,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最佳舞台。

关注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发展理念也愈发受到关注。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感有必要理解并关注这些新发展理念,因为它们息息相关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从不同角度体会到了关注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积极融入新时代的潮流中。

首先,关注新发展理念是紧跟时代潮流的表现。如今,全球快速变化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形势,使得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出了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只有关注并学习这些新理念,我们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进步和创新。

其次,关注新发展理念有助于产生积极的心态。新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和开放,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的事物,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这种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心,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尝试学习和应用新科技、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这种积极心态不仅让我在工作中有更多的创新思路,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乐观和自信。

第三,关注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符合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大家共同关注和实践新发展理念,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努力遵守环保规定,减少浪费,通过自己的微小努力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第四,关注新发展理念有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新的发展理念提倡开放和共享,强调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参与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奉献爱心。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关注新发展理念不仅是自我价值的追求,更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体现。

最后,关注新发展理念是为了拥抱美好未来。新的发展理念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带来了希望和信心。只有关注并践行这些新理念,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把握未来的机遇。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总之,关注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时代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普通公民应尽的责任。通过关注新发展理念,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培养积极的心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为实现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关注新发展理念,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大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此次的主题是我们对于大新发展理念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段:人民为中心。

大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是把人民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紧密联系群众,深入了解人民的需求和诉求。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的红利,我们的发展才能够稳固。

第三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大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的重点。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问题;协调是推动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发展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绿色是推动发展的必须选择,只有绿色发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之源,只有开放发展才能够实现共同繁荣;共享是推动发展的目标,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才能够实现社会公平和和谐。

第四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新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验证和实现的。在实践中,大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创新方面,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模式和路径,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协调方面,我们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推动各个领域的相互协同;在绿色方面,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开放方面,我们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共享方面,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第五段:结语。

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要努力践行大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国家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大新发展理念一定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_以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实现中国发展奇迹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国进行有效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到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大目标,是xx年由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的。当时人们还不清楚,中国到底能不能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实现?为此党中央进行过三次重大部署和总体设计,除了党的十六大外,还有xx年党的十七大、xx年党的,基于这一目标先后设计并实施了三个五年规划,而每一个五年规划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既有承前启后的积累作用,又有向着这一核心目标前进的指引作用。

与“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还要务实地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最后五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收官阶段,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围绕新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不仅是同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更是具体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和谋篇布局。

第一,“五大发展”源于世界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发展实践,高于并指导这一实践。这是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人民与党和国家的互动,“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俗易懂,就如同精神原子弹,一旦被人民掌握,就会成为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第二,“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与时俱进,再突破、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发展的最佳实践,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在当今世界上,中国是第一个领导人敢于向所有人民承诺并实施共享发展思想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敢向全世界宣称将双向开放、合作共赢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新理念的大国,中国是第一个积极倡导并有效实行绿色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大国。

第三,“五大发展”的提出成为五年规划设计中的重大突破,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途径。“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理念就没有方向。”“五大发展”是“十三五”规划有血有肉的灵魂、思想、观念,有效统领并具体指导“十三五”规划及布局。对五年规划而言,“五大发展”将干巴巴的规划变成了活生生的规划。

第四,“五大发展”是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发展框架、严密的发展逻辑、务实的发展思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得科学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中国的发展理念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不仅是世界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也是创新发展新理念的国度,不仅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xx世纪xx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理念。“五大发展”既是中国版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当代世界发展经济学的最佳实践。

猜你喜欢: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六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们都是围绕着实现小康这一目标而奋斗的。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是“十四五”规划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定位。新发展阶段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大跨越。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内部环境看,中国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继续应对不少的风险和挑战。

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原则、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目标都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精神。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中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规划纲要提出五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新发展理念,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规划纲要提出的其他四大原则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也都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我们怎么样实现新阶段新目标”的路径问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又一次升华,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规划纲要专设战略导向一节阐述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在全篇贯穿了这一战略导向。

理解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握三个要点: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一个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第二,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国内大循环,不是搞地区小循环、内循环。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统一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中。理解新发展格局,还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格局”,这是宏观的结构概念,是坚持系统观念的体现,所以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不仅仅是“双循环”;另一个是“循环”,要进一步畅通国内的生产、分配、需求之间的循环,并使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地相互促进。

实现增长目标质量重于速度。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到2035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就是要用15年的时间,以2019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为起点,稳步迈向高收入社会,并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并没有设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按现价美元计算,目前发达经济体的入门水平是1.8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是3万至4万美元。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是1万美元,如果按翻一番达到2万美元的目标,从静态来看,gdp增速每年至少应该在4.7%以上。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缩小,一部分取决于实际增长速度和国内通胀水平,一部分取决于汇率水平的变动。汇率的变化涉及很多因素,从长期来讲,最重要的还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质量。如果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个基础上,汇率实现合理升值,那么人均收入水平有可能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具体而言,可以构建“1+3+2”结构性潜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我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3”是指在实体经济方面,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三大短板:一是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二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三是基础研发能力不强。“2”是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这是我国具备一定优势的新增长潜能。简单地说,“1+3+2”结构性潜能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翼赋能。

下一步应该围绕这些结构性潜能,更大力度、更有成效地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开放。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交易收益优先用于农民社保,以现代化社保体系取代土地的保障功能,把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二是深化空间和城市规划制度改革。市场应在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依照人口布局变化定期调整城市规划。三是基础产业领域进一步放宽准入,促进竞争。四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打通农村社保和城镇居民社保。五是深化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改革,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通过这些改革开放举措,推动结构性潜能成为现实的增长动能。

以制度型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通篇贯穿着一条清晰主线,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在指明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突出重点工作,同时注重各领域在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上的协调衔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键是要落实好规划的部署。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规划纲要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如何理解和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并不代表封闭与保守,而是表明中国将会更加开放。一个国家越是关心开放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越表明开放的门会越开越大。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利益攸关度越来越高,安全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成为必须考量的问题。中国的开放水平不仅关乎自身发展,而且影响着众多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与中国“脱钩”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彰显了中国的气度和担当。

《政府工作报告》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列为我国2021年八大重点工作之一。放眼“十四五”时期,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制度型开放是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规划纲要提出的3个建设方向体现了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在逻辑,其中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

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基础上,不断加强各国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与整合,才能减少交往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各国来自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收益最大化,更好实现互利共赢目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突出显示了党带领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全局部署,大气磅礴地展现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愿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

如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总的来看,要搞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明确未来蓝图、政策改进、制度方向和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力和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潜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二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推动国有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另一方面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两个比较优势,相互合作、共同担负起中国经济成长的重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选择一些地区、企业、部门开展试点,鼓励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要下决心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和第三次分配,鼓励公益事业发展。

四是要大力推动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把财税资源和金融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力量。特别是不能放任金融资本野蛮式生长,而是要增强其服务共享的能力,让其更好地为中低收入者和中小微企业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五是要实施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全社会要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六是要突出重点并加强薄弱环节。把工作重点放在统筹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关系民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上。发挥好政府再分配调节作用,加大税收、社保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转移支付要向困难群众倾斜。

以系统思维全面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期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充分体现了应对新阶段新挑战下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谋划。围绕着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从系统思维出发,提出重点构建国内外系统的双循环。

在内部循环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系统地从供给端、需求端、空间布局及产业链发展等多维度着手来构建国内大循环。从供给端来看,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形成金融、科技与产业的三角良性互动机制。在科技创新上,提出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解决目前我国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在企业创新上,提出要全面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等。

从需求端来看,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创新驱动,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鼓励消费新业态发展,形成供给、分配、支出、消费和投资的大循环;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借助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实现消费增长。

规划纲要还强调供给端和需求端循环在空间上实现高质量对接。我国区域辽阔,空间循环的核心在于城市群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纲要强调以城市群为抓手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要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供需关系在经济价值实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产业链的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来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在国内的有序转移,优化产业链的区域布局等。

水利

水利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守河湖长制、拓展水利国际合作、加强水利科技创新”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推动水利事业向着更加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指明了路径。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受启发和感悟,对于水利新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体会。

首先,绿色发展是水利事业的必由之路。水利工程建设一直以来都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长期以来环境破坏、生态破坏问题屡禁不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建设与生态相适应的水利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例如,在水库建设中,要注重保护下游生态系统,保障生物多样性;在水土保持工程中,要科学合理规划,注重植被恢复和土壤保育。通过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水利事业,我们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其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水利工作的核心任务。水利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想,强调要充分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提出统筹利用和保护的思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生态需求和经济发展的统一,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民群众的福祉。通过推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再者,坚守河湖长制是推进水利事业的重要举措。河湖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因素等原因,许多河湖面临严重的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河湖长制的重要意义和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河湖的治理和保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优化河湖管理体制、提升治理能力,加大对河湖污染排放的监测和处罚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和河湖水域的生态修复。通过坚守河湖长制,我们能够治理水环境污染,改善水质,保护河湖生态系统,实现河湖水生态价值的最大化。

另外,拓展水利国际合作是水利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水利工作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利益交融和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拓展水利国际合作的理念,要求我们主动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全球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推动水利技术创新,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和水安全问题。通过拓展水利国际合作,我们能够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水利事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是推动水利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水利事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要求我们推动水利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培养和引进具备高水平科技人才。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加强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我们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总而言之,水利新发展理念为推动水利事业向着更加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绿色发展、统筹系统治理、坚守河湖长制、拓展水利国际合作、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更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切实贯彻落实,推动水利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连日来,三个“新发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新发展阶段——。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高度重视对发展环境的分析判断,再相应进行决策是我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大经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全会对新发展阶段作出了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专家学者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看,我们既拥有优势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要素禀赋条件等将面临深刻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认为,要素成本低、环境容量大、外需贡献多等传统优势正逐步减弱,“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张占斌认为,展望“十四五”,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显提高,各方面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国研中心产业部部长赵昌文说。

挑战萌生着机遇,压力催生着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大挑战、新挑战中也孕育着大机遇、新机遇。张占斌认为,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们不仅要善于顺势而为、把优势转化为动力,更要勇于逆势而上、善于转危为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发展理念——。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过去5年,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不少专家表示,新发展理念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引领性;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张占斌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国内外环境新变化,我们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要义在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十四五’时期,我国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的就是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赵昌文说。

——坚持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环保依然任重道远。”国研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杨光普认为,未来5年我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赵昌文认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坚持共享发展。“我国正在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但一些领域民生保障仍然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张占斌认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就要从收入、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多点发力、协同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专家学者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经济客观规律。“大国经济一个共同特征是市场规模大、国内可循环。”赵昌文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逐步从过去依赖较大规模的出口转向以国内有效投资和消费为主,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发展形势所需。张占斌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乃至受阻的情况下,强化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应如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扩大内需,供需要匹配。“未来5年,我们要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在杨光普看来,当前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回暖,但回到正常水平仍需一定过程,“下一步要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持续推动需求回升。”

扩大内需,堵点要打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关键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障碍。”马建堂分析认为,要减少和消除制度、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制约,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展高效的流通和物流体系,减少各种交易环节和成本。

——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入参与国际循环。

“我国经济已高度融入世界,并不存在封闭的国内大循环。我们要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同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以国内分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技术创新的发展。”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虽已圆满落下帷幕,多个瞬间仍历历在目。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十三五”令人回味,“十四五”战局新开,我们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力以赴,共同划动民族复兴的巨轮,开启新的“征程”,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起航。要练就“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三板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共同奋斗。

坚守责任底线,捍卫生态红线,练就生态保护“第一斧”

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蓝天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场合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递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直抵人心。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如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已成为过去,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昭示着未来。我们不仅要让子孙后代享受到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成果,还要让他们仰望得到星空,看得到青山,闻得到花香。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将守护中华大地的担子挑在肩上,将筑牢生态屏障的责任装在心里,坚定不移地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万里绿色长城,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让宜居生态泽被子孙。

瞄准科技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练就科技创新“第二斧”

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从原子弹试爆成功到东风洲际导弹亮相,我国的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实现了很多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科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我国当前在科技研究的短板依然突出,顶尖人才和团队相对缺乏,芯片被卡脖子,5g被打压,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隐患逐渐显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下好“先手棋”,在“十四五”期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打好“主动仗”,牢固确定人才引领发展的意识,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增进人民福祉,改善生活品质,练就民生保障“第三斧”

生活品质作为奋斗目标。要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民生之路。要聚焦民生热点、直击民生难点、化解民生堵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_以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这一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做好“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主要标志是“四个转向”: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四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四个转向”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新常态是一种客观状态,同过去相比并没有好坏之分;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泛化和滥用新常态概念;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的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就能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

在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同时依靠管理和制度创新,提高社会生产适应人们需要的程度。在市场经济中,人民需要集中表现为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不仅要全面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而且要深入调查了解人民需要变化,由此来确定发展目标。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要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党和政府则应从更广阔和长远的视角来把握人民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提高社会生产同人民需要相适应的程度。

正确处理宏观指引与微观促动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有宏观指引,也有微观促动。宏观指引包括指出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提出发展任务和重大措施等;微观促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动各种微观经济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在宏观指引中,要协调好产业、区域、城乡等重大比例关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在微观促动中,要按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办事,全面发挥各种市场主体的作用。

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如何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如何兼得,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尽快补齐技术、管理和制度方面的短板,实现新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标取向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适当的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良性互动,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着力构建开放新格局。在开放条件下,国内人民需要分为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需要,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供给来满足;国内生产则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产品通过内销和外销用于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这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内需和外需、内销和外销关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提高开放水平,改变国内一些地方轮番引进加工而缺乏自主创新的状态,转变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外贸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实施互利共赢战略,倡导构建多层次命运共同体。

加快共享发展的制度建设。设计和构建共享发展制度需要明确共享主体、对象和方式。我国共享主体是人民,包括全社会成员,要保证每个人都能通过适当方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对象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物质文化产品、宜居环境、和谐氛围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通过每个人以多种方式分享各种资源、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现阶段不同社会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方式存在差异,分享水平不可能完全相等,但是这种差异应当保持适度。现在虽然收入差距比较大,但全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人数不断增加,同过去相比离共同富裕目标不是远了,而是近了。当然,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今后要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规范致富方式,加强和改进收入调节,让先富更好地带动共富。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_以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古人有言,“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提纲挈领、把握关键,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新开局要有新作为,以什么样的理念引领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改革,至关重要。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在重庆调研内容'调研时的讲话,再次凸显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性作用,也为我们在新的一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指明了方向。今年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就是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总指南、总抓手;今年的改革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在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上有新突破、新进展。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高度。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五大发展理念是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五大发展理念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方法论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我们才能克难前进、臻于新境。

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要有“除旧布新”的改革勇气。越是对旧事物有依赖,越是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譬如“速度情结”,如果拘泥在高速增长中,难免会放松甚至忽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转型任务,就难以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超越。没有不痛不痒的蝶变,也没有一帆风顺的转型,要实现壮丽新目标,就必须走出“舒适地带”、摆脱“路径依赖”。就像强调的,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要有“直面问题”的责任担当。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就要直面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城乡、区域、“四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是基本思路。化解商品房高库存,必须推进创新发展,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脱贫攻坚时不我待,有赖坚持共享发展,拒绝等靠要、图虚名。冲着问题去,问题才不会积重难返,跨越追赶的“机会窗口”才不会转瞬即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结构性改革,是顺势应时、对焦问题的必然选择。

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要有“一体贯彻”的系统思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正如专家指出的,五中全会《建议》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提,正是五大发展理念统筹一致的新意所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握指成拳形成突围合力,才能推动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因循守旧必然无所成就,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扎实笃定地办,驰而不息地干,我们一定可以书写出属于20xx的新篇章。

海关

“海关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它关乎到中国海关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作为一名在海关系统工作的人员,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从我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关注着海关的新发展理念,并不断地与同事交流心得体会,以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海关的发展出一份力,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方面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五个重点。它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使之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为人民谋福利。

针对我所在的中国海关,新发展理念的应用十分突出。首先,在创新方面,我们海关正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催生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其次,在协调方面,我们海关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加强与各国海关的合作,优化口岸布局,保障物流和商品的顺利通关。再次,在绿色方面,我们海关加强了对环保的关注,优化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绿色通关,倡导企业实行低碳环保的生产理念。最后,在开放共享方面,我们海关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推动进出口企业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于海关而言,是一种强烈的使命呼唤。海关既是国家的门户,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海关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企业客户,更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必须要始终关注国家经济的发展,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展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推动工作不断深化,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五段:结尾。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海关正在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加强团队协作,为海关的未来发展出一份力,展现海关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中国海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_以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为期3天的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圆满结束。(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出席总结会议。省长鹿心社作总结讲话。

运用好这次研讨班成果,关键要紧密联系实际,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统一思想行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将弘扬井冈山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紧紧围绕“提前翻番、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全力以赴抓好“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奋力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境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研讨班期间,大家围绕强卫书记的辅导报告,结合编印的学习材料,进行了认真学习、深入讨论、广泛交流。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研讨班办得好、很成功,既增强了理论武装,又深化了对实践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目的。总结会上,7位学员代表分别发言,汇报交流了学习收获。

鹿心社指出,通过这次集中学习研讨,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常态的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从肯定和期望的统一上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深化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的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武装了头脑、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强化了责任,增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富民兴赣的伟大事业赋予我们责任使命,实现“十三五”美好蓝图需要我们百倍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力以赴抓好“十三五”规划任务的落实,为实现“提前翻番、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要紧紧抓住“牛鼻子”,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抓好“重创”,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支持,切实抓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努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推进“众创”,切实抓好“创业创新28条”的贯彻落实、督促检查、评估考核,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聚集“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推动各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推动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搞活“机制”,着力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完善政府科技投入和绩效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要打好改革“攻坚战”,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优化升级。从生产端入手,加法、减法一起做,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加法,就是做优增量,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补齐民生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做减法,就是要调整存量,下大力气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从需求端入手,加强和改进需求管理,努力扩大有效需求,两端共同发力;围绕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改革,围绕拓展消费深化改革,围绕稳定出口深化改革,引导更多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形成消费与供给良性互动的格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做大做强国有经济、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以结构性改革带动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要ww构建开放“新格局”,着力优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开放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优化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树立全要素招商理念,大力推进“引资、引技、引智”三位一体招商,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创新招商方式,加强招商引资人员的培训,建立重大招商项目成果共享机制和第三方项目评估机制,提高招商质量和水平。强化开放平台支撑,打造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构建全国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创新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

——要统筹兼顾“弹钢琴”,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统筹东西、协调南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龙头昂起、苏区振兴、两翼齐飞”的格局,完善区域协同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互补共赢、公共服务互享、生态环境共护,提升区域合作发展水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发展理念、规划布局、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要打响打好“生态牌”,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围绕在保护绿色生态上打造样板,切实抓好生态工程实施,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使江西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生态环境质量领先全国。围绕在发展绿色经济上打造样板,切实抓好生态产业发展,将“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向绿色生态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围绕在完善绿色制度上打造样板,切实抓好生态制度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围绕在弘扬绿色文化上打造样板,切实抓好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切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要齐心协力“惠民生”,着力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推进“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保障扶贫,持续加大扶贫投入,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鹿心社最后指出,我们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把弘扬井冈山精神转化为“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强大动力,以井冈山精神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富民兴赣新局面。要坚定信念,咬定目标抓落实。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咬定目标不动摇,持之以恒抓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抓落实。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任务落实上,尤其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闯敢干、大胆创新,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束缚,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机制弊端。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抓落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工作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尽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要依靠群众,凝心聚力抓落实。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推进“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

水利

水利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水利事业加大了改革力度,着力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作为一名水利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新发展理念对水利事业的影响和启示。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新发展理念在水利领域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新发展理念要求经济发展质量要更高。在水利领域,这意味着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实现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过去,由于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过度追求,我们在水利建设中常常忽略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而新发展理念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的运用,我们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好水资源,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在水利领域,创新是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过去,我们在技术研发和工作方式上比较传统,未能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而现在,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推动水利事业的创新发展。例如,数字化水利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效率,实现精准控制。这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为水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再次,新发展理念强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更强。在水利事业中,这意味着要注重水利设施建设的与人民需求相适应,提高水利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过去,我们在水利设施建设中常常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工程建成后未能有效利用。而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注重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优质的灌溉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收入。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推动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新发展理念要求绿色发展。在水利领域,这就意味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在水利建设中常常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水生态破坏严重。而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写入中国宪法,保护环境成为我们的法定职责。通过推进生态水利建设,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我们能够均衡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发展理念为水利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注重创新和绿色发展,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重点,为水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水利事业的新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