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2023-09-02 09:31:50 作者:琉璃 最新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精选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师除了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拥有科学的执教理念,掌握开展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师法也规定必须对新进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以及业务培训。为此,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新进教师人员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路德修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四门科目,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和思想素养,对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开拓眼界,起到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各行各业中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该书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九个方面探计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等工作的开展。对于指导每一位高校教师甚至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第一章主要从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内涵、地位;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它是作用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为教之理”,即我们所说的“为师之道”。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有有了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效果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要求我们每一教师自觉遵守教育伦理关系,通过努力为自己建构这样的和谐。

“道,所行道也。”本意指道路,但其间又包含了政治意义上的道以及人生意义上的道,可引申为做人的规矩、原则等;而“德者,得也”,可以看得出,只有施行道德者,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教师,也只有有了职业道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从业教师的行业规范,就必将要求我们从把握职业理论关系出发,切实领悟应当遵守哪些行为和道德并使之转化为良好的德性与品行。

第二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职业分工发展的产物,而随着教师的出现,作为调节和规范其行为的职业道德也随之出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必将也使得它的职业劳动有区别于其他的物征:目的的又重性、对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范性、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效果的滞后性。这些职业劳动,也必将使教师职业道德有道德人格高尚、道德目的明确、道德行为示范、道德功能多样以及影响深远广泛等特点。

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重要的是,它也是提高全民族道道素养的手段。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章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要求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道德必将成为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而且也是教师是否能维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尊得和爱护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人师表和严以律己的风范以及关心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职业也属于我们的事业,事业也属于我们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即要对自己职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做好自己本质的工作。

第四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三方面来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也致使高校工作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繁重性、学术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师的示范性和教育效果的较长周期性。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也使得其职业特点有平等对待学生,正确理解权利平等的公平;诚信以及坚持社会集体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

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用职业道德来坚定政治立场,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以及热爱学生,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五章讲述上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指出了高校教师要有知识传授和良好品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行正度大,心虚气静;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严格遵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书水平的重要尺度。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养殖成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客观事实,平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重他人学术成困,相互学习,促进交流。

第七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高校教师道德评价及其影响说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测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注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自己。

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职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体的完善。

第八章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从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形成和发展,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冲突来表现。

我们选择了教师,就必须实现这种人格的超越,解决教师定位与人格的冲突,加强自我人格的道德修养,在从业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德之自修塑造自我的高尚人格,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身教来实现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最后一章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分别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三方面阐述。教师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坚定的主导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针对性、以及高度的自律性;做到“慎独”,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加强道德修养意识;勇于实践,不断磨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及积极进取,严肃认真的道德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等学校教师。

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二

学校:

姓名:

学号:

作用一名教师,必须要渊博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对所授专业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层次的文化造诣,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外,还需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心理以及知识文化水平的协调、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各行各业中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本书共十章,三十节节,分别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首先规范、高校老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等来展开。

第一章主要讲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要求我们每一教师自觉遵守教育伦理关系,通过努力为自己建构这样的和谐。

“道,所行道也。”本意指道路,但其间又包含了政治意义上的道以及人生意义上的道,可引申为做人的规矩、原则等;而“德者,得也”,可以看得出,只有施行道德者,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教师,也只有有了职业道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

第二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特点、与功能。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区别于其他的物征,这些职业劳动,也必将使教师职业道德有道德人格高尚、道德目的明确、道德行为示范、道德功能多样以及影响深远广泛等特点。

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全民族道道素养的手段。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章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论述了高校教师职道德与职业素质。也指出师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高校教师所针对的对象是大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道德必将成为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而且也是教师是否能维持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第四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来来确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基本原则、指导作用。高校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也致使高校工作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繁重性、学术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师的示范性和教育效果的较长周期性。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用职业道德来坚定政治立场,热爱学生,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五章讲述上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指出了高校教师要有知识传授和良好品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而且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首先规范。要做到有教无类,亲徒爱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教无类,热爱学生,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行正度大,心虚气静;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严格遵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书水平的重要尺度。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养殖成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客观事实,平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重他人学术成困,相互学习,促进交流。

第八章主要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的基本特点,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高校教师道德评价及其影响说明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测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职业道德选择中要注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使三者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自己。

第九章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从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形成和发展,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冲突来表现。

最后一章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坚定的主导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针对性、以及高度的自律性;做到“慎独”,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加强道德修养意识;勇于实践,不断磨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及积极进取,严肃认真的道德实践。

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等学校教师。

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三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所授专业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层次的文化造诣,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法》规定必须对新进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及业务培训,对于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使我对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下面,我就对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分别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功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高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十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等,对每一位学习的教师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其所阐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教之理”,即“为师之道”。教师职业道德从“做教师”方面理解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为师之道”。如果从教师应当具有的内在品性方面理解,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做教师”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品质,然后再通过教书育人的德行表现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完善自我品质,提升人生境界。“伦”生“理”,“理”成“道”,“道”化“德”,教育伦理也是一种人伦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所阐发的道理内化于心,那么他将“得道化德”,从而使自己拥有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3]手段的示范性:教师应该以身为教,为人师表;

[4]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5]内容的丰富性: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活动;

[6]效果的滞后性:教师劳动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价值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

正是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特点,如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及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作为高校教师,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完善自身人格,形成积极的导向,树立人格榜样,引领社会风尚,不仅可以影响学生,而且还会通过学生影响学生的家庭和整个社会,因此,它不仅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其劳动任务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在专业文化素质方面要求有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具有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其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中占核心和领导地位,而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最集中体现。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得和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关心集体,把职业当成事业,树立对职业负责就是对事业负责的职业意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高等学校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地方,作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原则,如教育公平原则,即让所有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及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育诚信原则,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端正学术道德行为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应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人道主义原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纽带与桥梁,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辅导员可影响学生的道德习惯、性格气质的形成,辅导员的兴趣、专长、仪表风度及人格魅力等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审美情趣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辅导员应加强思想政治、知识能力、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修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高校行政人员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行政人员必须遵循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道德规范,做到不贪、不占、不奢、忠于党、多办事、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学校师生服务。

教师职业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教师既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做到有教无类,亲徒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务求实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真理,勇于探索;知困自强,学而不厌;心平气和,虚怀若谷;衣冠端正,仪容庄肃;教学相长,出蓝胜蓝;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形象,以获得学生的敬重。

高校教师肩负着发展知识、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科技创新和科技发明的重任,因此,必然将从事学术研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学术自由、民主平等,谦虚谨慎、团结合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道德规范。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不怕艰苦,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相互尊重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也具有特殊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选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公众性、示范性、限制性及渗透性。在教师职业行为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断。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职业行为道德选择过程中应处理好动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使三者保持在道德上向善的统一性,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同时还应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在道德选择标准中还要把握好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关系,从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利益需求而又不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加强自我人格修养,解决人格定位与现实人格的冲突。而这种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可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及道德实践三种途径来实现。

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一种奉献、一种给予。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民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无限可能的生命,而他们将来都会从事医学相关职业,这些职业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加强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人文的情怀关爱学生,用心面对那些质朴的心灵。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民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一幅风格迥异的画,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他们还如此年轻,有美好的未来,作为教师的我,愿为之努力和付出。

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校大学生不能不充分认识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对社会、时个人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自己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所以下文为大家阐述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从业人员、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行为的准则要求,又是本行业人员与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占有显著的位置。职业道德大体上由八个基本因素构成,即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职业道德的特征表现为,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在作用上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大学生虽然还未从事某种职业。但在校期间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20xx年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重庆某公司在本年度7月,招聘了21名大学生。令人惊讶的是.在随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辞退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仅仅留下了1名大专生。第一批被公司辞退的是2名来自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谈完生意后,将3万多元的设备遗忘在出租车上。面对经理的批评他们说:“对不起,我们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犯错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第3个被公司辞退的是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学生.喜欢睡懒觉,上班经常迟到,还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

另有3名大学生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大声喧闹。席问,一名男生张嘴吐痰,一痰刚好吐在了客户的脚边。有一次.公司领导带领员工到外地搞促销,在海边租了一套别墅,有20多问客房.但员工有100多人,很多老员工、甚至领导都只能睡在过道上。而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却迅速给自己选定好房间.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看电视。这些大学生好几次走出房门看见长辈睡在地上.却视而不见,不吭一声。最后被开除的是1名男生,他没有与对方谈妥业务就飞到南京,让公司白白花了几千元的机票钱。当领导问及此事.他却说:“我没错,是他们变卦,你是领导我也不怕。”就这样.3个多月下来.公司招聘的21名大学生中,有20人因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意识等职业道德被公司辞退。该公司仅留用了一位女大专生。其原因是该生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工作勤奋.职业道德素质较高。广东20xx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200家用人单位中,有29%认为近年所招收的大学生最缺乏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所占比例远远高出其他八个选项。还有很多类似的报道,这都说明在校大学生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1.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突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及社会上的种种不道德现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一般将人类社会生活分为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等不同领域。与此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就有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道德的一个特殊且十分重要的领域。因为人们崇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靠在职业生活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可以说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当代大学生虽然不再是过去的。天子骄子”,但依然是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庞大群体。他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平引领着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方向。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是为社会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保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使大学生自觉的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从而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积极工作,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3.改善社会关系、改造社会风气。在人们普遍感觉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的时候.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各职业岗位中去。对改善社会关系、改造社会风气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大学生本身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促使人们紧密协作、互相学习,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健康、团结、和谐的良性循环状态.势必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面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是大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成才是每个大学生成长的目标。新型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念不仅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修养.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而且需要有主动的服务意识、灵活的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应对挫折的能力等.最不可或缺的是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冲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故高校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使自己成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是大学生个人成功的需要。成功就是达成预先所设定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寻求幸福和快乐。这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和梦想。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学生要想成功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遵守职业纪律、敬业奉献。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自觉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觉性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因素。“修”有修明、整治、提高之意,“养”有养成、涵养、培育之义。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修养”作为动词,其意为锻炼、改造等l作为名词.表示锻炼、改造所达到的高度。“修养”既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也是个体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一定的客观社会因素制约下,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否取得成效。除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外.关键在于自身的自觉性。职业道德修养是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必须依靠每个大学生的自律,自觉性是其原动力。因此大学生应充分意识到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自觉的重要性.勇于剖析自己,敢于tl我批评.善于主宰自己.保持自我的道德评判和选择能力,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自觉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

只有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包括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职业内部、外部关系及调节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理解和接受。以树立和把握正确的善恶评价标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选择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将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职业道德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如前所述.职业道德修养不能是对社会还是对大学生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少关系着大学生能否就业或者能否就好业。自觉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学习职业道德理论是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和方法。高等教育专业化.特别是高职教育更突出职业特点。

一般来说,高校都开设有职业道德或就业指导等课程。本人在一高职院校中作为这门课程的专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同学对这门课是没有多大兴趣的。他们认为只要技术水平高、操作技能熟练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职业道德课程不能教给他们任何技术操作方面的知识,故这门课程没有实用性。这是同学们对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错误的认识。如果说专业课程教给大学生的是如何做事,职业道德课程则教给他们的是如何做人。要学会做事必先学会做人。要学会做人首先得认真学习其基本的理论。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职业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职业道德的理论基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等。同学们应自觉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品德.增强善恶、是非,荣辱观念.保证自己职业道德行为方向的正确性.即学会做人。自觉学习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光辉榜样。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广泛地阅读道德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从中去体会、感受模范们的伟大、崇高。使自己的内心得到高尚职业道德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近几年.每年都评选出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其中有著名的大科学家、企业家,但赣穹管.j窑155更多的是我们身边平凡的人,如乡村小学教师、偏远山区的乡邮递员、乡村敬老院的护理人员、乡村法官、居委会办事员、最普通最朴实的农民和村主任等。他们的身影虽弱小,但他们的形象是光辉巨大的。

只因为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做人做事,无愧于心。人生的辉煌就是崇高的职业道德在平凡中的展示。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实践是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高层次的道德境界的根本途径。道德实践是道德的归宿,修养从根本意义上说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一个人只有积极投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可能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才能培养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和信念,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去分析和解决职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校大学生虽然没有直接从事职业的真实的实践.但可以尽可能地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中培养与职业有关的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着实提高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要素,着实提高职业技能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好专业知识。为较高的职业技能夯实基础。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该掌握一门职业技能.这是由高职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

端正学习态度、制定学习目标,为堵养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做准备。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热爱学习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就更明显了。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但据本人与同学们的交流所了解的情况是,大部分高职生有自卑心理,认为是自己高考失误不得以的选择,而且流行一句话:高职院校就是高考落榜者的收容所。”有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严格遵守班纪班规、校纪校规,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职业纪律品质。不少任课教师都感受到现在部分大学生的纪律观念越来越淡薄。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无故旷课者有之,作业抄袭者有之,考试作弊者有之。特别是在中职生中更为突出。这方面的问题除学校加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大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此类行为出现,树立较强的纪律观念。

职业道德的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五

一位教师说过:“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只有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当前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跳槽等现象,使很多人不敢说:“我喜欢教书。”而我却理直气壮的说:“教书真好!”或许我的个性很适合教书,但我更觉得我的理想就是教书。理由有三:首先经济上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稳。目前我的收入能解决温饱,我知足常乐。其次精神上,我觉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名利场上多险恶,而在学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纯正。再次,从教多年,挂念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以不同的方式对我表示关心。所以放眼将来,众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 坚信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给教育创造一片蓝天。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谭世明 ,陈善知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为保护近万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创造了学生无一人丢失,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现在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近几个月以来,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而言是极其重要并且十分迫切的。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认为教师“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殊不知,教师除了教书以外更重要的是育人,而怎样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则。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是不是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与其父母相比,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时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记得我班里有一个不太听话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好,有一次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我批评了她,之后也没有及时的找她谈话教育,结果这个学生不仅在背后骂了我,竟然连我的课也不来听了。现在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

另外,通过培训学习,我了解到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作为新世纪的一名老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提高老师自己的师德素质,这就是我从本次师德培训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2页,当前第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