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幼儿园社会教案小班彩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3-09-29 07:11:23 作者:影墨 幼儿园社会教案小班彩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1、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

2、在品尝活动中学习分享的方法。

3、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1、每人带1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并切好装盘(提供一次性纸盘,上面包上保鲜膜;或用自家的饭盒装,便于认清是己带的),餐盘人手1个,叉子或勺子、图书、各类插塑、积木若干。

2、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幼儿靠活动室墙边坐好,教师将桌子摆在幼儿前面的空地上,再将幼儿带来的水果放在各小组的桌子上。

教师:今天我们开"水果品尝会"。请小朋友们说说,你带来了一种什么好吃的水果?(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

教师:请小朋友们走到桌子边,端好自己的盘子,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边品尝边说一说水果的味道。(注意观察幼儿在品尝中的表现)2.分享水果,学习分享的方法,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你刚才品尝了什么水果?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吃了两种水果,你是怎么做的?快告诉大家。

教师:怎样才能品尝到不同的水果呢?××小朋友说,将自己的盘子放在桌子中间,不端盘子,这样可以品尝自己的水果,也可以品尝别人的水果。这个方法真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品尝到许多种不同的水果了。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吃的水果吧!

幼儿自由选择图书或玩具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对个别不愿意分享的幼儿加以引导。

在日常活动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自带的玩具,通过轮流玩玩具进一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1.知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2.能关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愿望。

3.能比较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姓名。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1.活动前幼儿自由地一起玩。

2.每个幼儿照片一张(将幼儿的照片制成ppt更好)。

3.阅读材料2《坐车》。

1、请幼儿在照片堆中找一找自己。

(2)幼儿找照片,并说:"我在这里,我叫xxx。"

2.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他在哪里。

(1)指认照片上一名幼儿。

提示语:找一找,说说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告诉我们他叫什么名字?

(2)指认座位旁的一名幼儿。

提示语:你座位旁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什么地方?

3.请幼儿找个新朋友做游戏。

(1)幼儿找个新朋友拉拉手,说说自己的名字,相互简单交流。

(2)和朋友一起唱歌《我爱我的幼儿园》。

1.游戏时,可拍摄下幼儿交朋友时的录像。游戏结束后,与幼儿一起观看,讲述"我和谁一起玩游戏"。

2.对于胆小的幼儿,要鼓励他(她)大胆参与活动,如果幼儿不愿意,千万不要强求。

3.提供阅读材料2《坐车》,指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图书中的问题。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我爱老师(自我成长)

1、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

2、感受教师像妈妈一样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一)看录像,说一说是哪位教师。

1、教师:你们看到谁?(×老师)她们是哪个班的老师?有几位老师?

2、老师在干什么?

3、你们喜欢不喜欢这些老师?为什么?

(二)了解老师的工作。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班上看到老师所做的事情。

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每天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吗?

2、老师还帮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3、小结:老师每天带小朋友做活动、玩游戏。小朋友睡觉时老师要给小朋友盖好被子,小朋友起床时要帮助不会穿衣服的小朋友穿整齐;小朋友吃点心、吃饭时要分餐、添饭菜。老师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

(三)师幼互相表达彼此的情感。

1、引导幼儿给每一位老师说一句悄悄话。

2、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温暖的拥抱。

3、教师和幼儿在欢乐的音乐中结束活动。

"送给老师的礼物"在音乐伴奏下请幼儿为自己喜爱的老师做礼物。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生活中的很多事由大人包办,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部分幼儿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或者常常把鞋穿反。一天,我正在为这件事苦恼,却看见先起床的高鹤源同学正穿着我的工作鞋在教室里“啪啦啪啦”地走来走去。我刚要发脾气,却分明看见其他孩子羡慕的眼神,于是,我设计了“鞋子大集合”这个活动,并确定了此次活动的探究方向:让幼儿学会穿大小合适的鞋和体验会穿鞋的乐趣。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鞋”的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幼儿通过亲自感受,学会穿大小合适的鞋。

3.让幼儿学会穿鞋,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

1、材料准备:在鞋柜里摆上各种大小不同的鞋若干,在活动区摆放各种不同功能的鞋;录音机及磁带。

2、经验准备:幼儿会读儿歌《脱鞋》。

1.导入活动

幼儿随着音乐舞动着进入活动室。

师:穿着自己的鞋跳舞舒服吗?(舒服)

分析:本环节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让幼儿体验穿大小合适的鞋跳舞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请幼儿坐在地垫上脱鞋

今天,请你们跟小脚做朋友,把你们的小脚露出来吧!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边读儿歌边脱鞋:脱下这个鞋宝宝,脱下那个鞋宝宝,小脑袋靠一靠,放在边上摆摆好。

分析:本环节在带领幼儿读儿歌的同时,教育幼儿有序脱鞋,既充满了童趣又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3.请幼儿参观鞋柜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鞋,进一步感知穿大小合适的鞋的重要性围绕“这是谁的鞋”“这种鞋什么时候穿”的问题,教师与幼儿充分交流来认识不同的鞋。

师:你们想不想穿上这些鞋跳舞?(想)你喜欢哪双鞋?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并穿上,并在音乐中舞蹈,亲身体验是否舒适。

教师与幼儿交流穿着大鞋或小鞋跳舞的不同感受。

小结:穿上了大鞋,我们会摔跤、不方便、不安全,太小的鞋又穿不进去,所以要穿大小合适的鞋才舒服。

分析:本环节中,让幼儿穿上别人的鞋跳舞,亲身体验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使活动充满了情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学会穿鞋

(1)鼓励幼儿自己穿鞋。

现在请你们穿上自己的鞋,走到我这边来。

教师评价谁的鞋穿得好,告诉没有穿好的幼儿他没有穿好的原因是什么。

(2)幼儿边学儿歌边学穿鞋。

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脱鞋子(师幼边念儿歌边脱鞋)。我又编了一首穿鞋子的儿歌,我们一起来边念儿歌边穿鞋子:拿起这个鞋宝宝,找到那个鞋宝宝,小脑袋靠一靠,小脚丫钻进去,鞋儿弯弯往里靠,两边搭扣扣扣好)

(3)穿鞋比赛,引导幼儿互评。

今天我们学会了穿鞋的本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穿得又快又好。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穿鞋的本领,以后在家中你们的鞋要自己穿,不要麻烦爸爸妈妈,相信你们都是能干的好孩子。

(4)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跳舞

穿上自己的鞋,舒服吗?让我们的小脚同鞋一起跳个舞吧!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自己脱鞋、穿鞋,并以比赛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达到了教育目的。

5.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在玩游戏时,有一只小虫子爬到小手上了,我们去洗洗手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1、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成长。

爸爸妈妈、穿衣、洗脚、擦桌、扫地、给花浇水的图片、

结合图片说儿歌,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2、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是什么?你能够做到吗?让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3、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儿歌,体验成长的快乐。

5、幼儿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说儿歌。

5、鼓励幼儿回家将儿歌说给家人听,激发幼儿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做更多的事情。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

(一)游戏导入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