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通用7篇)

时间:2023-10-11 00:17:43 作者:雨中梧 2023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通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

在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心中不免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在整个故事中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凄凉、悲哀的气氛。

这或许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吧。茨威格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纳粹对犹太人的精神蹂躏与吞叱后,让他痛心的发掘出人们陷入了精神危机。

由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故事讲了一个女孩从十三岁就开始暗恋作家r,而在这之前,女孩的生活也是一直处于浑沌虚无的状态中。

女孩对男主人公一生的暗恋以及与其之间仅有几次的情感纠缠,时刻都透露出想要被“他“认出和认可的渴望,甚至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也在所不惜。

女人的暗恋几近到了痴迷癫狂的地步。在她狭小的世界里除了“他“,再别无所求。这种卑微的不平等的”爱情“,深刻的揭示了那个年代人们精神的极度匮乏、孤寂与凄凉。

在文章中,作者不仅仅想要传达出人们生活的空虚与寂寥,同时也颂扬了纯粹的爱与宽厚的仁慈。因为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女孩对作家的屡次遗忘却没有一丝怨言。

故事从头到尾都在重复强调女人的心声:认出我吧,快点认出我。但作家读完信之后,脑海里仍然是模糊不全的画面,这也正影射出当时社会人们的自私与麻木的精神状态。

在那个阴郁的年代,爱情、婚姻与生活是多么的空虚、贫乏,人们似乎失去了存在感,但同时也一直在寻找存在的感觉,内心深处仍有一些爱的渴望和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不禁感慨,我们生活在文明进步的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幸福!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着进步的思想意识。想要得到对等的爱情,就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才不枉对爱的追寻。

在当下,我们不仅有着对美好的爱情的追求,还有更多的、更有意义的精神追求,生活也是多彩多姿的。我们都是幸运儿,所以,请珍惜我们的生活与身边的有缘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

十三岁时:少女遇见并喜欢上了邻居青年作家r,后因为母亲的改嫁,不得不离开,但她所有心思都在作家身上。五年后:她重返维也纳,每天到他窗下痴心等候,一心只想见到自己的意中人,而他每每与她擦肩而过,都对她视为陌路。

后来在一个晚上他终于注意到了她的存在,可他没有认出她,那是她第一次遭遇被他忘却的命运。她与他度过了三个夜晚后他告诉她要出远门并保证一回来就告诉她,可知道她死前都没有得到过他的一张纸条。

她就在等待中慢慢绝忘,那三晚柔情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儿子。不想拖累他,她决定独自承担。她因为孩子得到救赎,然而孩子却死了,而她也得重病在死前写下这封信。

她拒绝了所有求婚,她想随时响应他的号召,终于等到这时刻,可他还是没有认出她,尽管已经相遇过很多次,他从来没有认出过她。事发的前一天是他的生日,对于他的生日,她每年都会派人送去白玫瑰花,来纪念那个他忘了的时刻。

那晚因为他的一个招呼她就把温柔的的男友抛下跟着他走了,让男友成了一个可笑的傻瓜。可即使他面对赤身裸体的她还是没有认出她。尽管在她几次提醒,尽管他的仆人在一瞬间就认出来她,尽管她从小就爱着他,尽管她是他孩子的母亲,可是他依旧认不出她,从没认出过她,把她当做妓x,付给她过夜费。

男人收到信,看完信,在他四十一岁的生日这一天。花瓶将永远没有来自一个陌生女人的白玫瑰,而这个男人此刻心中才多少有了一些女人依稀的倩影。 他看着书桌上那只蓝色的瓶子空着,他感到了死亡,还有那不朽的爱情。

第一看的杂志上提到斯台芬·茨威格也收到过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这两封来信让茨威格有了灵感,也可以看成是的“自传”。这一介绍让我产生了一个误会,茨威格就是文中的r作家,这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真实存在,女人也是真实的。我把它看成了了茨威格自传。当时在这个前提下我无法理解这个女人的爱情,也不明白作者又是何其幸运有这样一位女人这么爱着他。上大学后,再次想起了这个故事,误会也解开。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女人我不知道,但再次看时内心依然无法平静,不过对于女人的行为第二次看比第一次多了一点理解,后来又看了几次虽说不能完全理解女人,但感觉明白了女人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只是为了她的自尊和她的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不辜负这经典文学作品和我阅读的光阴。

这是一个少女的妈妈w推荐的。w从事hr,管理起来颇有章法。初高中女孩情窦初开,最易受到成熟男性的'吸引。未雨绸缪,w不动声色、恰逢其时的推荐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女儿。作家娓娓道来展开的世界使其身临其境,体验到主人公的酸甜苦辣,又可以跳出来,以局外人的视角悲悯地观察主人公的遭遇。结果她女儿读过后说,女主人公太惨了。有了这个体验,日后面对大叔时会多一份警惕,多一份自我保护,w的教育目的也不知不觉达到。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一战后在莎尔茨堡的一间山间别墅居住。20xx年去欧洲游时到过维也纳和莎尔茨堡,主要了解的人物是茜茜公主的生平。现在回忆起曾经徜徉在茨威格曾经生活过的土地,涌起亲近的感觉。经典作品历经岁月洗礼仍然魅力不减,仿佛可以跨越时空和作者、和主人公对话交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一个郁郁寡欢的小姑娘被潇洒风流的男主唤醒并沉沦,走向死亡的故事。女主内心刻画细腻,从麻木到希望、痴迷、痛苦和绝望,但不放弃不怨愤,完美演绎了“我爱你,却与你无关”。

一个瘦小未发育、腼腆又胆怯的女孩子,和寡母生活在阴郁穷酸中,周遭都是同样贫困粗野的邻居,仿佛在蒙着灰尘、布满珠网、散发着霉味的地窖中,对生活毫无期望。13岁那年忽然通过邻居一位作家先生的入住,开启了窥探另一种生活的缝隙。尚未谋面的作家有仆人,富藏书和艺术品,仿佛身上围着一圈灵光,一道富贵、奇特和神秘的光华。

如果开始是物质的巨大差异吸引了注意和好奇心,后来单身作家r先生的温存儒雅、轻快生动、标致潇洒、风流倜傥把小姑娘从沉闷的生活中唤醒、使女主彻底沦陷。小姑娘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是个热情洋溢、逍遥自在、沉湎于玩乐和寻花问柳的年轻人,同时在事业上又是十分严肃、责任心强、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人。这种光明的和阴暗的,隐蔽的两面性着魔似的吸引住这个十三岁的姑娘,也开始一生的暗恋苦恋绝恋。

多年前我看过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王家卫似的昏黄的,阴郁的慢镜头,灰尘,老房子,华丽的服装,谨慎的管家,从一个孩子的侧耳倾听,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通过门上小小的黄铜窥视孔,恍惚地展现男主的生活片段,在孩子的心中重组构建出男主声色犬马、寻欢作乐和风流四溢的生活。

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心中满满都是新来的爱人,对外界和母亲毫不关心。因为拼命隐瞒心中的爱恋,畸形的爱更加疯长,占据了整个灵魂,把自己献在祭坛。即使母亲再嫁后经济优越,脱离了旧时贫困忧郁的生活。但女主自动自觉地隔绝其他的交流和爱、如母女之爱,继父之爱、同龄人的爱慕。自我放逐,自我折磨,把自己埋在晦暗的、寂寞的世界,只愿在想象有他的世界里感到幸福和快乐。

爱是双刃剑,使人奋进也可以使人堕落。女主开始注重学习和外表。女大十八变,妙龄女郎逐渐变得美貌独立,但精神世界仍然陷在黄铜窥视孔里的世界中不愿逃脱。

18岁女主脱离富裕的继父和母亲,又争取回到维也纳,第一站就夜晚乘电车到曾经居住的地方,在楼房外看到作家r家窗户透出昏黄温暖的光,女主徘徊在落叶,细雨中。屋内的温暖光亮和屋外的凄风细雨对比强烈,使人不甚唏嘘,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您身边,而你不知道我爱您。

女主对作家r的爱恋,也从少时惶恐不安的爱恋,渐渐转变为成熟女性情欲的爱恋。几番徘徊,终于获得三夜恩宠。对,是恩宠,自卑的爱是低到尘埃里仍然开出艳丽的花取悦对方,在牺牲奉献中得到满足和幸福喜悦,所有的辛苦不堪期待绝望痛苦都算不了什么,因为爱的就是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的您。

销魂荡魄的三夜珠胎暗结,男主已把心甘情愿祭献的女主抛却脑后,而倔强的女主无法和他倾诉,因为爱在心中呐喊,她怕炽热的爱会吓着他,给他负担,因为在她心里知道他可以和别人共幸福,而不愿和人共患难。

另一个链接着男主的生命在身体内生长,女主未婚先孕,瞒着家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分娩的日子里充满恐惧和烦恼。痛苦的时候即使埋怨上帝,也不埋怨男主,即使事先知道要受的苦,也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为了抚养孩子,给孩子优越的生活和教育,女主做多人的情人,但拒绝婚姻,以保证自己是自由的,随时等待男主的召唤。又一次在舞厅邂逅,男主娴熟的勾搭和示意,女主立刻抛下一切跟出去。时隔十多年后,重又踏上这楼梯,女主双重的感觉,既感到流去的岁月,又感觉到现时的光阴,而这所有一切的中心都是作家r。

后来孩子生病死了,女主和世界生动的联系残酷地断了,仅剩若有若无,从没有从心看见她的作家r。女主的生活失去了意义,没有了等待的勇气,甚至因为男主的遗忘,女主对自己的离去不会引起男主的痛苦而让女主感到轻松。她把自己一生的爱恋诉诸笔端,活着不愿亵渎内心高贵的爱情,不愿把沉重加给男主,死后才把信送给男主。

女主在18岁重逢男主,只因共度良宵后男主随性从桌上花瓶中的白玫瑰,每年男主生日时,女主总会差人送上鲜花白玫瑰。内心无比渴望男主能够想起多年前邻居家的小女孩和现在的自己,看到她独一无二,忠贞不渝的爱。但男主从不打听她的事情,甚至姓名和住处,她不过是众多春风一度女人中的一个,无关灵魂,只关肉体欢愉。女主在信中盼望此后活在他的心中,每年男主生日的这天,一年只要一天,像每年她送他的白玫瑰一样得到他的供养。

男主从女主的世界走过,如同踏过河边,如同踏过石头,女主的生活对于男主来说是生疏的,没有一句话,没有一行字,没有一点回忆。作家r颤抖着放下信,模糊地想起一位姑娘,一位夜总会的女人,朦胧不清,飘忽无形,如薄雾如潮水,涌上来又淡下去。目光触到书桌上空着的蓝花瓶,多年来生日的时候第一次是空的,悚然一怔:感到另一个世界,一次死亡,不朽的爱情,开始思念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经典语录

一、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使人昏沉的幸福。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我要把这个最幸福的时刻告诉你,同时也要把那个最可怕的时刻也告诉你,可惜这二者之间挨的如此之近。

二、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三、那只有一年,却像我的整个童年。每一分钟我都记得,就像昨天才刚发生。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来了,为了能看到你的名字。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六年,我一刻也不曾和你分离,这六年,我一心一意只想一件事,就是回到北平,回到你身边。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四、如果你叫我,就算我呆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五、世间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

六、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

七、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你了。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向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八、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热,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会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九、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十、我爱你,所以我希望我不成为你的负累。我爱你,所以希望你能拥有更多的幸福。我爱你,所以与你无关。

十二、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如果现在我果真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又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世间上再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当时,在从山东的漫无止境的六年里,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和你单独待在一起,一坐一整天。回想每一次见到你、每一次等你的情景。

十三、我回到山东,在一个同学家住下,想在那儿生下孩子,后来发生得变故你也知道,战争爆发了,日本人打来了,我怀着身孕逃往内地,直到再也走不动了,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失散了,我在四川江边的一个小镇生下了孩子。我不能把你留住,可是现在我可以把你永远交给我了,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在生长,你的生命在生长,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了,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如此幸福,你再也不能从我身边溜走了。

十五、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x的,总是牺牲品。我不愿意、更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言语,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拥有和你相等的生活。所以我和别人在一起了,跟那些可以为我提供这样生活的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

十六、时隔八年,我们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圈子里,我常去的地方也是你常去的地方,我常遇见你,我们甚至有共同的朋友。而你又一次忘记了我,可怕的陌生。你总是认不出我是谁,而我也已经习惯了,经过了这些年的战乱、国破家亡,我对你的那份感情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连我自己也羞于提起。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给我的那支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

十七、几天后,你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找过我,那两个月里,我天天看见你在院子门口进出,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十八、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曾经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象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

十九、可是今天我埋怨自己,我应该让你见孩子,因为你要是见了他,你一定会爱他的。他是多么的开朗、可爱,他又是那样的漂亮、娇嫩。

二十、其实事实的本质是:我爱你,无你无关。

二十一、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

二十二、当我面对你时,我便别无顾忌,纵然是一片火海我也会纵深前往。

二十三、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二十四、最后一夜了,明天,我们就要坐火车到山东去。那个夜里我忽然感到,不在你身边,我生命的时钟就要停止。

二十五、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次我还会这样。

二十六、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知道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憔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

不短的时间,结束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茨威格的小说集【译:张玉书】,细致一点的感受也都一一作了记录。回头再读译本序,又有不一样的收获,对这些篇目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关于和平的态度(《十字勋章》、《日内瓦湖畔的一个插曲》),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探寻与同情(《马来狂人》),以孩子的眼光展开的情节(《家庭女教师》、《火烧火燎的秘密》),关于爱情的(《普拉特尔的春天》、《贵妇失宠》、《夏日小故事》、《夜色朦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以下是译本序中有对这些作品的高度概括,与作者写作风格的准确总结,深觉句句入骨,直指根本。让人对作品颇有回味无穷之感。

人生是那样的广袤无垠,光怪陆离,五光十色,有光明有黑暗,有善有恶。更重要的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一切闪光的并非全是金子,而一切乌黑的也并不是粪土。他于是懂得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懂得了文学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茨威格的特色在于对心灵的挖掘。他把我们引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似曾相识却又陌生。这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芸芸众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外表平静。没有战乱,没有灾祸,没有使人大悲大喜的原因,然而内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潮涨潮落,骚动不宁。内在的激情、愿望、冲动在翻腾。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心得

暗恋很美好,我爱你,你是我的全部,而你却不知道我如此爱你,这样的感情太美好,好到只能发生在故事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爱上你之前,我的人生是灰色的,看到你的第一眼,阳光洒进我的心田,照亮我的双眼,从此你是我的全部,爱到最后,成为执念。

这是一个在爱情中极度执着也极度自尊的人。因为执着,她的眼神一辈子都没能离开他;也因为自尊,她一心热切地希望用自己纯粹的吸引力唤醒一个男人的爱情。或许这是最可悲哀的事情,她像水中的一片浮萍,从他身旁流过,他不只一次地片刻截流,却又漫不经心地放走。从始至终,她是一个文人可有可无,点缀的,触发灵感的一段又一段艳遇,而他眼神的片刻停留,却注定了她一辈子的沦陷,以致她感慨“什么朋友,什么自尊,只要他一声召唤,哪怕在坟墓里,她也会爬出来回应。”

因为自尊,她从来没有敢于直面他的眼光,告诉他,不,我们不只是简单的缘分,我终其一生都在触碰你,甚至生下你的孩子,可你,怎么能一次次地说,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呢?可当一切将在乱世里淹没,当生命如蜡烛般微弱,她终于心有不甘,要将秘密告白。勇气的来源,是因为一切她都看不到了。

你会惊奇于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渴望,坚韧,执着与耐心,却又掩饰不住的悲哀。

男人从头至尾毫不知晓,不能片面地指责这个男人,在这场浓烈的爱情中,好似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他,但事实上,他一直都是不在的。直到看完这封信,他“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女人最终还是驻扎进了这个男人的心底,成为永恒的记忆。

女人从头至尾也从未觉得自己是可怜的,甚至是值得别人同情的。甚至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一个人值得你爱,值得你付诸一切,值得你倾其所有,这是何等的幸运。有的人一生盼着爱人,却永远也不肯为他人付出或者寻不到一个值得她爱的人。相较之下,女人是幸福的。她甚至在某一个瞬间很享受这种隐匿的爱。但女人也是不幸的,这样一个美好地她,穷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没有结尾的爱情,她付诸十八年,但是因着对方对爱情顽劣不羁的态度,一味地逃避和让步,导致独自悲伤。

一言以蔽之,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

昨日晚上,等一个朋友从阳江过来,本以为五点左右就能到,最后却等到八点。好在附近有家大超市区,就在超市的图书区看起了书。无意中看到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先是粗略的翻了一遍,这是一本他的作品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是其中的一篇,篇幅不大,就有想把它看完的感觉。

很早就听过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子,但他的作品还没有看过。最先听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因为曾有部根据其资料拍摄的同名奥斯卡获将电影。几年前,老徐自导自演了一个中国版的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也不想看,我认为让姜文去演里的的男主人公本身就是个失败。

茨威格的心理描述很细腻,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的读完的这部小说。女主人公从他十三岁起就爱上了风流倜傥的男主人公,一开始也就明白他虽才华横溢,但也是采花无数,处处留情。当她十五岁的时候,因母亲另嫁,离开她初恋之地的时候,她竟然晕了,最后临走鼓足勇气,去按男主公的门玲,向他表白,却没有人在家里,那段的心理描述最不错,看着就让人紧张。

感情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有了她对男主人公的爱,她看了很多很多的书,成绩也突飞猛进,对她以后的人生的成长,气质塑造作用巨大。成人之后,为了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女主人公到维也纳,租住在男主公公寓附近。最后有了机会,两人相约一齐吃饭,进而发生了关系,经过三夜的缠绵,她竟怀上了爱人的孩子。她从孩子身上看到自我爱人的影子,活的虽清苦,便很充实。

为了孩子,为了自我的爱人,她出卖肉体来改善自我的生活,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她说她的灵与肉是分开的,她的心里唯一爱人的位置只是男主人公。之后,她也曾以自我贵妇人的高雅气质,又打动过男主人公,可惜当两人在一齐时,男主公却认不出来她了,还要给她钞票。最后因孩子因伤寒去世,女主人公所有的爱破灭,心灰俱冷,才决心把这自我,把自我十三岁以来的心理和人生轨迹写出来告诉男主人公。

已过中年的男主人公,却是想了好久,也没人想起女主人公的样貌,他从不明白她的名字,和他在一齐的女人有无数个,到底是哪一个,他也分不清了。到底是谁,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纯洁的初恋。初恋是青涩,酸楚的,而女主人公却把自我的初恋融入了自我的一生。我个人认为是不值得的,但时代不一样,先择差异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生。

读后我在想,作家本人茨威格会不会就是小说中的男主公呢?他出身豪门,受教育完整,十七岁就发表作品,一样的年轻有为,风流儒雅。早年看过《茶花女》,里面的女主公的命运和本小说中女主公的命运有些相似。前些天,看到一篇关于歌德的传记,说73岁的歌德喜欢上了19岁的乌尔丽克,频频的书信进攻,最后还向乌求婚,因家人的反对,歌德只好做罢,郁郁而最后魏玛。而美丽的乌尔丽克也是终生未嫁,以95岁的高龄仙逝,想必她的内心里也很多的故事,若展示出来,肯定也很感人。

又看了一部好的小说,犹如又登过一座山,一座不高,绿色,让人简单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