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初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优质8篇)

时间:2023-10-16 01:18:08 作者:纸韵 最新初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优质8篇)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落实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与督导机制。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将看到一些成功护士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备课组教研工作总结初一地理备课组长工作计划

本学期初一年级地理备课组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教研改革,在教学中,从传授知识为重点,转变为从能力的培养中获取知识,做到能力和知识并重,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情感目标的评价。

完成初一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共有五章,注重教学案的应用和系列练习的编写,教学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系列练习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做到不遗漏重点,不全面铺开,做到少而精。教学中加强了地图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应用。

二.备课组常规活动

加强集体备课。每天坚持集体备课,每周二下午第三节集体教研活动,根据教材和教法确定教学目标,特别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定,以达到完成知识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加强重点的学习和突破难点的教法和学法,应用何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在学校公开课活动中认真听初中地理课和其他学科的课,了解各个教师上课的特点和吸收其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知识渗透,工作总结《初一地理备课组教研工作总结》。平时也听市里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也听其他学校的课,比较其他学校的地理课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学习众教师各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衡量自己在濮阳市地理教师中的水平地位,树立信心,超越他人和超越自己。本学期多人次参加濮阳市地理课堂教学研究,听了多节其他学校的地理课,学习了其他学校教师的优点,也衡量了解我校地理教师的优秀水平。

三.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继续进行初一、地理中进行网络教学的研究,完善情境教学的`课题研究,分析初中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如何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强化和突破,分析教材中的那些内容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激活课堂,为今后建立情境教学资源库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参加初中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撰写创新论文,搞社会调查,如:濮水河的污染及其治理。

四.参加学校地理教研组的一切活动

全校地理教研组一盘棋,初中地理备课组是学校地理教研组团队的一部份,参加本学期学校地理教研组的全部教学教研活动,共同完成学校领导给地理教研组的任务。

201x年6月24日

初一地理备课组教研工作总结初一地理备课组长工作计划

本学期初一地理组的共有三位老师负责初一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过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我们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开展教学研讨,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教师每听一节课,都互相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教师得到了迅速地成长,教师在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面对学生厌学,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现状,努力思考,寻找突破口,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认真研读新课程教学标准,探究实施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开学之初,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了初一地理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三、加强反思,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1、每次阶段性考试之后,组内第一时间探讨考试反馈情况,分析其中得失,利用集体备课认真分析个中原因,惩前毖后,查漏补缺,绝不讳疾忌医。

2、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为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我们重视教师的教学后记的撰写,我们把它看作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组规定每个教师每节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不足,不断积累和提高。

3、每人开设一节公开课,并真正体现我校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根据学校的部署,主动向新地理老师介绍去年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学校公开课周,组内教师认真听地理课和其他学科的课,了解各个教师上课的特点和吸收其优点,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知识渗透;听其他学校的课,比较其他学校的地理课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学习众教师各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不仅听还评课,回来交流,吸取经验及好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互联网,大家互相学习制作电子课件技术,分头寻找资料,分工合作,做到了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有了较大的收获和提高,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有利于本学科资料的积累和补充。

四、积极参加学校地理教研组的一切活动

全校地理教研组一盘棋,初中地理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团队的一部分,参加本学期学校地理教研组的全部教学教研活动,共同完成学校领导给地理教研组的任务。

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本节课在学生上完大洲和大洋后进行,前一节为本节课的部分内容做了基础。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重点在于学生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能够说出.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学生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学生在以往同样的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海陆变迁中地壳运动是学生在这部分学习的一个难点,六大板块的分布,各大洲在六大板块中的位置,以及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比较难掌握。

(3)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

教学要符合“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根据“逐渐分化”的原则,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种呈现教学内容的顺序,不仅与人类认知内容的自然顺序相一致,而且也是与人类认知结构中表征、组织和贮存知识的方式相吻合。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有效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地理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了一个认识,海陆变迁有部分知识学生了解,但并不系统,学生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基本都是一知半解,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生分析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部分知识必须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认知能力出发,因为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自己头脑里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系统,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

本节内容抽象,初二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较为困难,学生希望探索山脉起源等因素,因此学生比较喜欢学习这部分内容,初二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可以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但知识面不广成为分析问题的限制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限制因素,我给学生引发了分析材料,学生从所给材料中分析此问题是否是海陆变迁,以及原因。

2.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其中大陆漂移示意图、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以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构造分布图对比分析等,能比较鲜明的.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基本的概念。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可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通过演示使学生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达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一些模似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4.技术准备

本节课主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通过学生列举海陆变迁的事例,以及对海陆变迁原因的分析,了解海陆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学生讲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记忆聆听教师补充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学生观看计算机然见模拟“大陆漂移”,使学生对大陆漂移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使学生认识到获得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

3.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能够说出.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学生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情境:

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看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

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

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组织游戏,任意抛出一个有海陆轮廓的气球状地球仪,接住时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次以上,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做游戏、统计,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面积比为7:3。学看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

设疑

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陆地与陆地的差别,海洋与海洋的差别:

介绍: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米以上;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度浅。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通过阅读书上的课文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图上。

文字与图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学习七大洲

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

学习四大洋

板书设计海洋与陆地:1、地球、水球。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大陆、岛屿、海峡、大洲、大洋、海

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轮廓、分布

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

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本学期我们七年级地理备课组由二人组成,我们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本组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备课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2.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

1.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并在每小节设置探究题,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

2.减轻学习负担。作业当堂消化,填图题为必做题,作业检查按章进行,必做题全批全改。

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4.制定学期教学进度,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公开课,本学期每人至少一节,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总结工作,做到一课一反思,并及时讨论提高。

6.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提高教师的水平,尤其注重。

(三)、主要活动

1、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

2、开设常态课、常规课,及时评课。

3、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逐步加强自身建设与成长。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5、积极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举行地理知识竞赛。

6、加强集体备课建设,利用资料备好课、上好课,加强课后的兴趣活动。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重点部分。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其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海陆分布特点和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教材首先从文字和图像两方面说明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把地球称为“水球”的依据;然后从大陆、岛屿、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具体引出全球六块大陆以及七个大洲的名称、位置、面积大小。教材通过东西半球并采用读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位置及相对关系;通过简单的地理统计图,使学生了解七大洲的面积大小及排序;最后,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初步学会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的基本方法,为学习“认识大洲”一节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和电脑游戏的趣味性来设计学生活动,通过亲自拼图激发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并指导学生归纳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方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侧重于让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运用”。教师呈现导向性信息,学生则在教师导向性信息指引下,亲身体验、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分清大陆、岛屿和大洲,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的概括和地理分布。

(3)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4)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运用不同方法辨认七大洲。

(5)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中必须具有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方法。

五、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建立地理空间观念

六、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游戏活动

七、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用彩色硬纸板自制各大洲轮廓图、磁铁7块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加加林、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图片)

同学们想和他们一样从太空中遥望地球吗?让我们从长沙市一中出发,放飞梦想。(播放googleearth地球观测器,从长沙市一中的上空升入太空,遥望地球自转,观察地表特点)

学生全神贯注地体验“模拟太空之旅”。

当我从太空中遥望这颗美丽的星球,心中就会感到温暖,这是人类美丽的家园,我们要好保护好地球母亲,就要了解她。就让我们从外表的特点开始认识地球吧。

设计意图:逼真的体验引起学生感觉上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起飞地点选择学生熟悉的长沙一中,使学生倍感亲切。

【开始新课】

一、海洋和陆地

1、创设情境:“地球改名”

(提出问题)应该继续称作“地球”,还是给地球改名?改成什么名字合适呢?

(学生展开辩论)在讨论和读图、分析卫星图片的基础上,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说明双方观点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过渡到新课,通过学生的辩论更深刻了解地球表面海陆比例的特点。

2、自主读图:

(读“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多大的比例?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估算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我们可以粗略地概括地球表面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读“南、北半球图”)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

(读“东、西半球图”)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

(提问)将地球仪任意分为两个半球,海陆分布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在水半球海洋面积占多少?(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吗?那陆地面积占多少?(只占48%)

设计意图:学看饼状比例图和条状比例图,观察、总结海陆比例及海陆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看简单的比例图。指导学生读图从而总结出地球上水多于陆,海陆分布不平衡。

二、七大洲

1、自主学习: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阅读课本)找出以上名词的含义。

(合作探究)和同桌一起在地图上找到大陆、岛屿、大洲的例子。

(读图识别)世界共有六块大陆,讲述世界最大的`大陆、最小的大陆、最大的岛屿的名称。

(设置悬念过渡)全球有六块大陆,但有七个大洲,这是怎么回事呢?

2、读图及动画演示: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温故知新)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说明大陆是大洲的组成部分,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这样,全球分为七个大洲。

(动画演示)东西半球大洲分布的flash动画,清楚地展示每个大洲在东西半球的分布状况。

(学生读图练习)

1、北美洲、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2、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3、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的大陆?

4、哪个大洲跨经度最广?

5、南极和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6、除开南极洲,将其余六大洲分成两两南北对应的三组。

(游戏)电子拼图:将大洲和大洋的文字用鼠标拖到地图上相应的地点。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深度拓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点所在的大洲。

(经验交流)你们运用什么方法完成拼图,认识了七个大洲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是通过辨认大洲形状完成拼图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辨认单独的大洲形状吧。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任务驱动程序,观察各大洲的位置特点,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通过电子拼图游戏,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加深对大洲位置的认识。

3、图片及动画游戏:七大洲的轮廓和大小

(读图回答)投影展示“七大洲轮廓和大小图”:你认识哪些大洲呢?用的什么方法?将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

(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回答,充分发挥想象,教师用顺口溜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游戏)猜大洲:每个大洲会随机出现,从大洲轮廓的任意地方开始演示绘制大洲轮廓的过程,在轮廓没有画完之前可以点击答案,用时少者胜。考验游戏者对大洲轮廓的熟悉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软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大洲的轮廓特点,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4、学法总结: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辨认大洲以及确定大洲的位置呢?

1)根据大洲的形状、大小辨认。

2)根据大洲之间或大洋与大洲的相对位置(方向)确定。

3)根据经纬度确定大洲的位置。

设计意图:总结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教会他们学习的技能。

【课堂梯度练习】

1、在“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图上读出相关大洲。

2、现场拼图游戏。

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本学期初中一年级备课组工作在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人员组合

初一地理备课组的人员共有4人,陈国平、陈将荣、彭朝霞、廖新老师。集体备课时间定于每周星期二上午。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注意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同组教师之间经常听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