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参观绵竹科技馆(实用16篇)

时间:2023-11-27 14:15:58 作者:雅蕊

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立意,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

参观绵竹科技馆作文

“妈妈快点走,快迟到了!”妈妈连忙回答:“马上就走!”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学校,到了学校,稍微整理了一下,我们就上了大巴。一路上,我们又唱歌又是猜脑筋急转弯,非常高兴。偶尔看看外面的风景,微风吹来,非常舒服。那里的车不是太堵,所以我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科技馆。

一进大门,右边那个像玻璃圆球一样的物体是b馆,b馆前面类似射击馆的是a馆,a馆左边的是c馆,我们这次只去了a馆,没有去b馆和c馆。

一进a馆,首先是邓小平爷爷的一句名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直接上了四楼,四楼是古代科技展览厅,那里有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和其他物品。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层。一层虽然大多是游戏,可是能让我们从游戏中体会现代科技的先进,其中对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气流投球,它是从一个大管子里面吹气,外面有个球,气吹到了球,就像手拿着球一样,将球投进筐里。人们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将球投进筐里。

那时已经十二点了,老师让我们坐在地上开始吃午餐。我带的非常简单,面包、酸奶、火腿肠、牛肉干。我和陈梓锋坐在一起,我们两个互相分享自己带的食物,吃得非常开心。吃完午饭,我们就到一层寻找各自喜爱的游戏。我换了好几个游戏,可以说是四处飘荡吧。在这期间我的水喝完了,我就去找常潇芮借水,她爽快的答应了,于是我又喝到了冰爽的水,这时候的水却是甜的了!之后我们就返回了学校,结束了这次秋游。

这次秋游来得可真是时候,我们都已经满足现在的条件了,但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不断进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参观科技馆作文

今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虽然没有去成植物园,但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科技馆。

我们到了展厅,那构思新奇的磁浮悬火车让我最感兴趣,当我看完相关资料后,发现它既快,又不会污染环境。它利用了磁铁的磁性,使车漂浮在空中移动,太神奇了。我小时候,爸爸拿回来一个能飞起来的地球仪,只要插上电源,将地球仪放在磁盘的中心,地球仪就能飞起来!那时我想能不能把一辆装有磁铁的车放在上面,我们坐进去,不就可以飞了吗?果然,我们的愿望实现了。经过人类不断努力,创造了今天的磁悬浮!德国磁悬浮技术成熟,被引进了中国,坐过的人都夸它名不虚传!

这次我们还体验到了自己的心跳。有的同学心跳有些慢,和钟表的嘀嗒声一样。有的同学心跳却那么快,似乎在争分夺秒。我的心跳不快不慢,刚好。

我观看到一个只有鱼缸那么大小的水电站,它利用水来发电。只见水流得飞快,霎时,产生能量,灯闪亮了。

有一个展厅,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乡下。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水车,磨坊这些东西几乎没见过,这里向我们展示了乡村原始纯朴风貌。石磨磨豆浆要花上一两个小时,虽然没有机器磨得快,但是营养更丰富,味道自然淳厚。

参观了这么多的地方,我感受到了人类对科学的热爱。中国科技不是特别发达,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和发现!

参观科技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课题。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以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情感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情境导入。

复习: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分。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科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对下面问题的思考。

探究。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2、指名列式,板书。

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4、将答案写在书上。

5、完成试一试第1题。

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1、2×30=6060÷2=30。

2、6÷2=360÷2=30。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14分。

设计意图。

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巩固与探究。

完成p9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根据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以比赛的方式完成。

看图,获取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与同伴交流。

学生分组竞赛。

16分。

设计意图。

1、在练习的训练学生运用规律的灵活性,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口算的准确性。

2、从我们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找出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的怎样?

学生独立发言,学生自评、互评。

作业布置。

搜集身边可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计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例:60人乘2俩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60÷2=30人。

答:平均每辆车坐30人。

参观科技馆作文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游,那就是去参观扬州科技馆。

大家怀揣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踏进了蕴藏着千古文化的扬州科技馆的“知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牌上刻着的那五个醒目的大字:机器人展厅。所有的男生一看见这个眼睛顿时发光,听见老师大声说“解散!”大家便像发疯的老鼠——到处窜。

我和刘玉婷在机器人展厅里“形影不离”。我们看到了建设奇特的潜水艇,有滑动的船桨,有个人尝试的飞机驾驶,还有迷人的动物展示绘画作品,加上科学家牛顿发明的第二定律机……让我目不暇接,更让我眼花缭乱,真是数不胜数啊!

那里的每一项建筑物都让我怀念,可是天不助我也,因为游玩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所以我觉得有点遗憾和失落。就这样,我们在科技馆一楼参观游玩,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开心极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这不,又要集合了。要不是老师喊我们集合,我还想再玩一会呢!

在回学校的路上,大家总是把科技馆里的种种事情挂在嘴边,纷纷议论着。我也不例外,同学们在大巴车上话不离口。

春游,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参观科技馆作文

今天,我兴致勃勃地去四川省科技馆参观。

展览大厅宽敞明亮,一楼有许多飞机和火箭模型,这有好玩的,最吸引我的是旋转秋千,它是用来训练宇航员的专用器具之一。它可比公园的秋千刺激多了,我理直气壮的第一个去尝试,原来像飞起来的感觉,越转越晕。

来到第二楼,里面有好多科学知识令我大开眼界。我最喜欢神奇的机器人,我最喜欢和它玩《跟我学》这个游戏,比如我问它:“你有没有哥哥?”他说:“我没有,我就是老大。”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我和它玩了很久,都快成好朋友了!

不知不觉来到第三楼,我体验了“自己拉自己”这个器材,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自己拉到了最高处,我是多么的自豪呀!

最后随着一群小朋友蜂拥而至来到四楼,哇!这里真是一个奇妙乐园!我最喜欢“蚂蚁的家”,像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里面的蚂蚁有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有的在散步;有的在家里快乐的跳舞、唱歌。我也加入其中,和蚂蚁大家庭一起玩!

今天的展览令我大饱眼福,让我知道从小要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才能做有用的人!

参观科技馆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科技馆,我们提倡低碳出行,乘坐130路公交车到达科技馆。

来到科技馆,我看见了很多的人在排队,我也很快地站到队伍的后面排队。进了科技馆,哇!好大呀,我四处望了望到处都是来参观的,现在正是暑假,学生特别多。

科技馆一共三层,一进入大门,就看到一个展厅,上面写着“大数据”三个字,参观完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汽车在没有人驾驶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移动呢?这是“大数据”的功劳,只要在汽车中输入一些数据并调整,便会像正常汽车一样移动,会自己拐弯,都不用人操作。还有更神奇的,“大数据”可以通过照片上的建筑物很快定位它的位置。

参观完一楼,我们来到二楼,我又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玻璃陨石,哈哈镜等。我查了资料,知道了哈哈镜的原理,原来哈哈镜的镜面不是平的,而是由凹透镜或凸透镜组成的,凸面镜成像是缩小正立的图像;而凹面镜的成像要分好几种:当物体在焦点以内时,成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和球心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球心之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哈哈镜里面的你有时变长、有时变短、有时变胖、有时变瘦,看起来滑稽可笑。

玻璃陨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硅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但它不是玻璃,是黑色的,我用显微镜观察了玻璃陨石,发现他上面有很多气孔,为什么有那么多孔呢?原来它经过高温燃烧,所以会产生气孔,就像我们的煤块燃烧过以后形成煤灰块一样有很多孔。

参观完科技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与物理知识有关,如声、电、力、热、光等。我通过参观科技馆也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也有我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探索新知识。

参观科技馆

教学要求: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4、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5、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三、拓展应用。

1、60÷3200÷5240÷8120÷4。

560÷7900÷3180÷6270÷9。

2、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根据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看图,获取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3、出示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与同伴交流。

4、以比赛的方式完成。

学生分组竞赛。

四、小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学生自评、互评。

五、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1题。

参观科技馆作文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人去参观科技馆。

走进二楼儿童科技区的森林王国,里面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真让人目不暇接。像猴子秋千,手动音乐,鹦鹉学舌。其中我最喜欢的游戏是手动音乐,只要用手轻轻敲击一下琴键,它就会发出哆来咪发唆啦西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愉快。我弹了一次又一次,仿佛置身于美妙的音乐之中,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位小小的音乐家。

“看!那是什么?”随着妈妈的话音,我循声望去,一个倒挂的小猴不由将我吸引住了。它的设计非常巧妙,只要小朋友用脚踩一下底下的按钮,小猴子就会荡在空中,像腾云驾雾一样,简直太棒了!

那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是鹦鹉学舌,只见一只“鹦鹉”站在一棵树上,树下有一个小房子似的语音盒,只要你对着它说话,上面的鹦鹉就会重复你的声音。

啊,科技馆真是太有趣了!好看好玩的东西不胜枚举。我这次不光玩的开心,而且学到了许多科技知识。我盼望着今后再去科技馆参观。

参观科技馆

本节课的教学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因此,在备课时,我主要围绕口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样化进行设计。先是出示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上。

听了师傅张老师的这节课后,我对她上的课进行了好好的学习,找出了之前备课的误区,并借用了师傅的教学设计展开了这节课的教学。对这二节课对比并如下反思:

1、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在备课时,我重点放在了计算方法的教学上,忽视了北师大版教材中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计算方法。我只是单纯的将教学情境出示,接着就是纯粹的计算教学。而第二次上课,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环节: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题目:同学们去青少年宫参观。80人乘2辆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在学生列出了80÷2时,追问:你为什么要怎么列?在学生回答时,抽象了数学模型:把8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来计算。之后让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理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了计算方法。然后改变信息,60人乘2辆车,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这又是对学生的更高一步的要求。学生理解了第一次的问题,抽象了数学模型,因此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比较的简单和容易了。

2、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小树有多少棵》时,我只是单纯的在教学生怎样计算,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的计算,只是机械地进行着计算。而这个课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算理的理解。反复追问:为什么要在末尾添1个“0”?而不是添2个“0”啊?通过小棒的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中,或许很多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是最简单而可行的。往往在教学中只教这种方法,忽视了其他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这节课中,我展示了很多算法,如:“想乘做除”,另一种思路是“860里有8个十,把8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十,即40。

4、适时抓住学生的回答,为下面的计算做下伏笔。

出示600÷2时,有学生说到因为60÷2=30,所以600÷2=300。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生了什么变化。虽然学生只能用自己的话而不能用数学语言说出规律,但是通过引导聪明的孩子还是能理解的:当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的道理。就这样在学生汇报算法的同时,让试一试第二题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真是一石二鸟。

参观科技馆

今天下午,我们班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里面的东西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

我们坐车来到了科技馆,走进去一看,第一个吸引我眼球的是那具有科学原理的“静电球”。那“静电球”外观十分独特。外面是一层十分坚固的外壳,是圆形的,而且还是一个绝缘体。里面还有一个像杠铃一样的东西,黑黑的,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用金属做的物体。这个“静电球”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的眼睛,纷纷拥上来观看。听这儿的解说员介绍,这个东西非常的特别,只要把手放在圆形的玻璃上,里面就会有神奇的效果出现。“哇!这个东西太牛了!我一定要试一试,看这小小的“静电球”除了静电,还有什么功能!”我激动地说。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手放下去,浑身莫名地冒出冷汗,心想:万一电死人该怎么办?但我还是勇敢地将手放在了上面,“嗞”——手一下子感觉痒痒的,接着又感觉麻麻的',像手抽筋了似的,后来就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我高兴地说:“太好了,竟然一点儿事都没有。”就在这时,一个同学的手和我的手发生了碰撞,我尖叫了一声:“好痛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旁边的解说员马上解释道:“因为我的手刚触碰过静电球,所以手上带有正电荷,而同学的手有负电荷,当这两种电荷发生碰撞之后就会产生静电。”我恍然大悟。这个“静电球”可真有趣呀!

我们参观完科学展区后,又去参观了音乐展区。这次,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无皮鼓。奇怪,没有皮子的鼓怎么可能发出声音呢?我很疑惑。听了解说员地介绍后,我便觉得很惊奇,原来“无皮鼓”虽是空的,但里面有红外线感应器,只要在无皮的那一面拍打,就会发出“咚”的声音。于是我去玩了一下,果然发出了声音。你不得不为人类的鬼斧神工叫绝。

这个科技馆实在是太有趣了,让我们体验到各种奇怪的发明,又学到了许多知识,可见我们科技在发展、在进步。我从现在起更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创造出更多的发明。

参观科技馆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挂图、幻灯、小黑板。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133705242153。

313342244135。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参观科技馆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二、思索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学生列出式子后,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再组织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对合理的方法都要鼓励,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第1题,再组织比较上下算式,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练一练第4题:

这一题是组织学生开展“夺红旗”比赛的游戏,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将准备好的计算卡片或练习纸,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观科技馆

太好了!今天,我们五(2)班和五(1)班要代表全校去一小。

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不一会就到了一小,我放眼望去,啊,人可真多呀!有二小的,马中的,还有职高的……都被邀请来,不一会儿,活动就开始了,一共有六个议程,前面五个都是讲话,最后一个才是参观,等呀等,终于等到最后一个议程了!我们走进了科技馆,呈现在眼前的有好多种游戏,我记得最深的两个就是“无皮鼓”和“无旋竖琴”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无皮鼓”见有个启动按钮,就按了一下,在无皮鼓没有皮的那个地方敲了一下,就听见“咚”的一声,怎么回事?我想着,目光慢慢地从无皮鼓移到上面的.牌子里,原来,这“无皮鼓”虽然有一面没有皮,但是科员人员用红外线给代替了,所以,才会发出声音,另一个“无旋竖琴”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才能使空旷的轮廓里有“隐形”的旋,所以,用手在空旷处一抹,就会发出各种好听的声音。

参观了不久,我们要回学校了,我边走边望着那高大的科技馆,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我多想再玩一会呀!回到了学校,我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太阳,心想:这可真是特别的一天,一个跨越新世纪的一天!科学带给了我们种种方便,参观了科技馆,使我学到了许多,让我发现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用科学去创造更多为人类有用的科学仪器,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呀!

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新鲜的空气就在前头。来吧,让我们好好学习,招手迎接未来吧!

参观科技馆

上周一,老师带我们到二小少年宫四楼去,我们先看见了机器人,机器人能翻跟头、跳舞,能做一些我们人类做不到的动作,非常神奇,看完机器人,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也要发明一些很厉害的机器人。

然后我们去看球幕电影,这是我第一看球幕电影,我真的非常高兴,看完球幕电影,老师说让我们自己找东西观察,我回头一看,看见这么多,我一个一个试了几次,我先去玩骑车,然后去玩齿轮,它是圆形的,上面有一只小熊,一转,小熊就在长方形里直走,不知道为什么,齿轮只在边上转,不在中间转,我玩完发现旁边还有一个齿轮,这个和另一个大不相同,这个是连在一起的,转一下所有齿轮就都转了,我和语文老师一起玩了一个比赛,看谁的球先到终点,最终,老师的球先跑到了终点,老师赢了,还有一个叫“旋转的银蛋”,只要一转看起来就像是立着旋转,一停下银蛋就倒了,还有一个叫“锥体上滚”,这个就是把一个锥体放到一个支架上,只要一推,这个东西就到中间的时候,然后回到原位上,如果一用力,它就会到另一边,然后再回来。

这些有的特别有趣,但是我还没有全看完,一个小时就到点了,虽然还有很多我没有看完,但是科技馆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明年我一定还要到科技馆看看我没有看的东西,不知道明年这些东西会不会换,但明年我还要来,让我懂得更多的知识。

参观科技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三、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拓展应用。

13×370×524×215×3。

31×334×224×413×5。

五、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参观科技馆

“啊,真的去。”我兴奋地说。“那当然了。”弟弟得意地回答我。“真是太好了!”我高兴得喊出了声,我在电视中早就看到科技馆非常的奇妙,一放暑假,我就盼望着去那里玩一下了。

进了科技馆,我们首先去了“设计师摇篮”,在那里我用电脑制作了一匹马,全身为红色,腿上是玉白色的,酷似《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赤兔马。接着,我们又去了“智慧之光”,“儿童科技园”,“机器人世界”,“宇航天地”等地方。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机器人世界”。那里的人非常的多,有的在和机器人下棋,有的在看机器人跳舞,还有的在控制机器人玩。我在那里看到有和机器人比赛打乒乓球这个项目,便急忙冲到那里排队,终于轮到我了,我激动地走到台前就和机器人pk了起来,经过一番激烈较量,尽管机器人发了比较刁钻的`20个球,我还是稳稳地接住了16个。

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人与箭”厅,我挤到前面一看,哇,大约有40多人在排队呢。我等了20分钟,值班叔叔才给了我一试身手的机会。按规定每人只能射3支箭,第1箭我射歪了,第2箭射到6环,最后一箭,我瞄准红心,一箭射出,射中了8环。弟弟在旁边拍手叫好,奶奶“咔嚓”一声为我留下了一个精彩的镜头。爷爷兴致勃勃也射了3箭,箭箭射中9环,比我还强,真是宝刀不老啊。弟弟也想射箭,可是,身高不到120厘米,不许射箭,只得作罢。最后我们又观赏了“动物世界”,大开了眼界。

再见了,上海科技馆!“爱科学、学科学”永留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