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苏科版水循环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时间:2023-10-14 16:54:46 作者:薇儿 最新苏科版水循环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专注品质,成就品牌写企业标语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简洁和表达的准确性,尽可能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语。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意和影响力的企业标语,它们能够激发人们对企业的兴趣和认同。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2、使学生经历观察和比较循环小数特点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教学准备:ppt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1)出示月历表。月历表中的星期几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星期一后是星期二,直到星期天,再回到星期一,继续重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依次不断重复”,或者说是“循环”。

(2)观察月历,理解依次重复和循环的含义。

2、导入: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数学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复现象,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探讨吧。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8。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8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

师:请看屏幕,它都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00÷75。

(让学生试着计算,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

问:在计算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

(它的商有除不尽的现象。)

(5)如果继续除下去会是什么情况?(余数的数字和商的数字还会不断重复出现)

2、出示例9两题:28÷1878.6÷11

男生做第一题,女生做第二题。(体验余数的数字和商的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的情况。)

3、讨论:怎样表示这个除不尽的商呢?讨论除不尽的'现象。

4、你知道这样的小数叫什么小数吗?

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呢?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呢?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看教材p28第一小节,将概念性的名词做上记号。

5、看教材理解。

三、理解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看教材。

反馈看教材的情况。

(1)举例说明循环小数中的循环节。

(2)怎样简便表示循环小数?

(3)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请举例说明。循环小数属于哪一种?

2、练习反馈。

(1)下面几个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有(),请用简便方法表示出来。

(2)你还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

分类:可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又可分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3、取近似值。

对于循环小数,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它的近似数。任取上面练习中的两个循环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4、试做:如果有需要请老师帮助。

0.6666…≈()保留一位小数

0.6666…≈()保留两位小数

2.7467467…≈()保留一位小数

2.7467467…≈()保留两位小数

2.7467467…≈()保留三位小数

(1)你是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的?

(比较区别得出:保留几位小数,就看几位小数的后一位,如果大于等于5,则向前进一;反之,则舍去。)

四、实践、练习

1、判断正误,并改正。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2)9.666是循环小数。()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4)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先独立判断,再交流评价。)

2、选一选。

(1)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a、是b、不是c、不一定是

(2)3.223223的循环节是()。

a、233b、223c、322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交流收获,并提出问题。

六、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哪些是循环小数?将循环小数表示出来。

5.7÷95÷86.64÷3.3

2、8.736726……小数部分第17位上的数字是几?

5.23434……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字是几?

(通知学生下节课带计算器。)

文档为doc格式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计算器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1.23o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4、5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

它们的循环节各是多少?(3或27)

(4)请同学们说出翻板上几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介绍简写方法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不循环的部分照写下来,循环的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的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如;0.333……写作

5.32727……写作

6.416416……写作

(6)练习,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

1.746746……0.105353……312.222……

四、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

(1)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9.4747是循环小数()

(3)是循环小数()

(4)2.07=()

(5)3.2456456……=()

(6)循环小数13.243243……可写作()

(7)1.333()

五、全课小结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的学习,我依然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但是在用时上,还是很长时间,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却有了新的发现,当孩子们在小组展示交流时,孩子们有了一种自我交流的意识,须得把自己的想法、把同伴的想法都交流后,才让老师说话,无疑这也是我们课堂要追求的一种状态,只有这种良好的状态持续下去,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养成思考与交流的习惯,才能让孩子们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我这个教师看来真的是作为一个配角了,甚至我想参与时,孩子们把我挡了回来“老师,还有交流的同学呢?”我只好把我想说的放下,当同学们终于给我机会时,我蓦然间发现自己想说的话忘记了,看来,我的功力修炼地还不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循环小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第二节课中的拓展练习,让孩子们对循环小数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深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概念,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案例,那就是我们老师在上课时,虽然,我们要精心上课,需要完成学校要求的一些东西,但想要真的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想要让孩子们学习的知识活起来,既具有灵活性,有具有应用性。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做好第一手的准备,那就是充分的备课,让孩子们得到的是老师游刃有余的教诲,而非教师准备不足的尴尬,只有老师在备课时,既关注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本身,同时,又关注到了,本节课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才能真正地让每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活起来,灵动起来,让自己的课堂和所学习的知识具有了生命力,也只有有生命力的知识才能变得真正的有意义,也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爱学乐学!

每节课中,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而教师首先做到充分的准备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教师的提前做好的一切准备,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就已经失败了,何必什么事都怨到孩子们身上呢?只有内容充实的课堂才会吸引孩子们的学习。

另外,在这节课中,我也感受到了对于孩子常规的重视对于孩子数学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比如相关内容的口算,相关内容的各种题型的训练,都应该让孩子们不间断地进行培养与训练,否则,孩子们的学习就会顾此失彼,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孩子们学习的好坏,更多的在于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把握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五年级上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1、给出故事情境。(ppt课件适时演示。)

(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3、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40075。

(3)组织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诗歌名言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之后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问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可以总结为哪些?

【学生回答】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

【学生回答】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表面的水被蒸发上升到空中,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下渗到地下,汇成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二者最后汇集到海洋,形成海陆大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海上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降水;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教师总结】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其中海陆间循环是参与环节最多的,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多的。

教师引导学生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并请学生演示。

【学生回答】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的水循环的环节有下渗和地表径流。

(2)可能跟气候变暖和降水减少有关。

(3)上中游地区过渡引用黄河水。

(4)统一调配水资源、指数造林涵养水源。

【教师总结】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过程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是南水北调、修建水库等。

环节三:小结作业

我们认识了水循环这个如此庞大的系统,大家课后先去探究一下在地理环境中它具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

师问: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不断重复,讲不完)这种不断重复现象不断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2、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3、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4、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反思】

1、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境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恰当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合适的导入,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分散学习难点。恰当地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2、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往,一节好的课,就是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而现在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否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