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后感大全(17篇)

时间:2024-02-26 08:13:05 作者:FS文字使者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历程和感受,形成自己独特的读书印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黄金时代》读后感

这本书叙述出知青时代的另一种生活,那是压抑和反压抑的生活。王二和陈清扬顺应本能欲望,自然而坦然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以青春率性而行的人性之真实。在这里,身体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因而是青春生命中的黄金时代。

王二的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也是“多余人”。他是个21岁的青年,思想敏锐,忍受着饥饿、蚂蝗、繁重的劳动对肉体的折磨、忍受着军代表这样的恶人的压迫,却无法逃避,内心里滋生了仇恨意识、陷入孤独与苦闷。

他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他像个土匪,野蛮,力气大。又像个流氓,整天做些捣乱的事情。他的时间很大一部分用来打人和避免被打。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身材矮小的硬汉,他的内心却是柔软的,只是在那时,他必须强硬下去。

就像书中写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他的柔软却无处释放,最终给了陈清扬和他养的猪。他好像一直是这样,永远斗争、永远不服输。

而故事的女主人公,也就是开头就提到了的非常重要的女人“陈清扬”。一开始大家就在讨论下放的女医生是不是“破鞋”的问题。群众说她是,她就是,不承认也是。但她知道自己不是,这是别人对她的乱标签。她急于想证明自己。一次,她在帮王二看病的时候,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便急忙想要向他证明自己不是“破鞋”。王二当时完全可以帮她,但他偏不想帮,并且给她想了一个歪招。

她接受了,为了“革命友谊”,和王二搞破鞋。就在这一来一去中,她和王二渐生情愫。以至于到后来一听王二被人打了一板凳昏过去了,披头散发眼睛红肿地就从山上奔下来,明目张胆地暴露自己的破鞋行径,不再偷偷摸摸,而是向世人宣布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陈清扬就是破鞋。这是对现实最有力的反抗和嘲讽。同时也呼应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

讽刺的事情是,当她真的是破鞋的时候,便没有人这样说她了。这反映了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民众将伦理道德、作风品质作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大规模声讨陈清扬时,不去探究评判的标准,只基于自身毫无证据的立场,主观臆断得出罪行,空降到自以为不偏不倚的目标身上,并且对于这种情况大家都以毫不自省的姿态习以为常。陈清扬这样单纯的人和王二那样随性的人在那个荒诞时代很难生存。

她就像一个小孩,愿意对这个世界抱有一切美好的想法。就像她和王二一样,她愿意无条件相信王二所说的“伟大友谊”,就算为此失去些什么,她也不后悔。并且她好像什么都不懂,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做。不过她也没想搞懂,就愿意像个孩子一样,天真的生活在这个不天真的世界里。

王二和陈清扬本不是爱情,他们俩只是交换身体的“伟大友谊”。什么是伟大的友谊?“只要你是我的朋友,哪怕你十恶不赦,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边。”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绝对信任与真诚,世事善恶难辨,而伟大友谊永远放射光芒,这就是陈清扬天真的想法。她分不清“那个伟大的友谊是真的呢,还是临时编出来骗自己的”但“那些话像咒语一样让她着迷,哪怕为此丧失一切,也不懊悔。”

他们二人的爱情只能无疾而终,因为身份不一样,因为时代不合适,只能有缘无份。有些人可能只适合相爱,不在一起也不等于不美好。只要曾经拥有过,并且日后想起时会觉得幸福、温暖,这就足够了。就像王二和陈清扬,他们注定是温暖了彼此的“情人”,却不是要共渡余生的“爱人”。

王二说,那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无论黄金时代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少了陈清扬的加入,黄金时代一定黯然失色。

陈清扬说,那也是她的黄金时代。虽然被人称做破鞋,但是她清白无辜。为了他们的伟大友谊,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处。

“伟大友谊”可以被原谅,但两个不合适的人之间不合法的爱情在那个年代不能被原谅。可能爱上王二就是陈清扬犯下的最大的错。但是这又怎么样呢?她还是爱他,她愿意冒一切风险去爱他。她愿意保持单纯,赌上所有去爱他。哪怕为此丧失一切,她也决不懊悔,这就是奋不顾身的爱情。不管以后王二处境怎么样,又或是拥有过多少女人,但当他回忆起21岁时和陈清扬一起在云南插队的时光,必定会反复体会,充满感慨和叹息。

那时,他们分开,结束了一生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偷汉的女知青陈清扬被人们称为“破鞋”,最后偷了一脸流氓相的下乡知青王二,成为了真正的“破鞋”,最后爱上了他。

陈清扬作为这篇故事的女主角,特立独行的性格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个时代对她的审判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来过,或者只想大哭一场脱离这个梦境,然而现实就是梦境。

陈清扬对这个时代的反抗也是作者对生活的呐喊,她的形象也给读者带来了思想解放。

一、打破传统枷锁。《黄金时代》对陈清扬的所有描写,从多方面出发,塑造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女性形象,而且这一形象打破了传统的枷锁,同时也使人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解放”,给予其他后来者很多启迪。《黄金时代》是对文革的一种批判,而其塑造的陈清扬形象在作品最后也有展现,即便是已经分开很久,在90年代二人相遇时候,虽然已经离婚,但是陈清扬依然保留着“结婚证”,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进一步加深。

二、特立独行。陈清扬是特立独行的,《黄金时代》中对陈清扬的塑造也处处表现出这种“特立独行”。无论是在作品最初主人公对“破鞋”的反抗,还是对后来“组织”的反抗,即上午结婚、下午离婚,均体现出了她的特立独行,她不为任何事折腰,只为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

三、至纯的友情。情感救赎,为了达到“救赎”的结果,陈清扬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第一种便是“至纯的友情”,是对王二的友情。具体来说,陈清扬是一个下放的女医生,其本身身世清白,但是被人无缘无故地说成是“破鞋”,这对陈清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尤其是情感上的,她需要一个人来做她的朋友,倾听她的诉说,但是很多人找陈清扬,特别是男人找她,并不是为了看病,不是因为她的医者身份来的,而是因为她的“破鞋”身份。这就导致陈清扬的心理要承担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王二出现在陈清扬的身边,而且是以一个“病人”的身份出现的,所以陈清扬对其好感增加,认为他们之间拥有“伟大的友谊”,为了这份伟大的友谊,陈清扬不惜以肉体交换,得到了暂时性的“情感救赎”。

四、至真的爱情。对于王二,陈清扬的态度一直在不断变化。在刚开始,陈清扬只是对王二有一定的好感,而且王二也能证明自己“不是破鞋”,所以陈清扬与王二接触较为频繁,但是随着与王二的交往,陈清扬的态度日渐转变,尤其是王二被打伤之时,陈清扬说“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这句话可以说是陈清扬感情的一种真实表达,她已“为爱痴狂”,而这“至真的爱情”实际上也是陈清扬进行“情感救赎”的一种表现。

《黄金时代》里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他描述了公牛受锤的过程,年轻的公牛精力旺盛,非常好斗,人们把它捆起来,用大锤在它的睾丸上使劲砸几下,从此之后,这公牛就只知道耕地拉车,再也没有其它想法了。

我想起小时候从邻居家抱回来一只小狗仔,肉乎乎的非常可爱,每天追鸡赶鸭的跑来跑去,慢慢的长大了,要给它套上脖圈。刚开始套上的时候,小狗还不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东西,后来才发现上了当,行动严重受限,因此哀号不断,听着让人心疼。有时我想给它解开,让它不再难过,邻居告诉我,千万不能解开,过几天就好了。果然,几天之后,这小狗不再叫唤,每天吃了食之后,老老实实的趴在窝里,再也不上窜下跳了。

如王小波所言,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年轻人不会理解这一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出名也大都在30岁以前,以后也有机会,不过难度大了许多。

钱钟书说: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这话似乎与王小波所言之理暗合。20岁之前还没有“受锤”,那时候不狂,只能说明才能不行;到了30岁之后还狂,这锤只会砸得越来越厉害,也撑不了多久。

而我却认为黄金时代不局限年纪,黄金时代不在于自己是否狂。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可能会出现在他的人生任何时候。在我们在为生活奋斗的就是处在自己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读后感

读王小波的书,真的像评价的那样,读过之后给人以强烈的快感。

这本书里包含了《黄金时代》《三十而立》《流年似水》《革命时期的爱情》等篇章,主人翁的名字都叫王二。

书中王二是个一米九几的大高个,面目不说是狰狞但也不怎么好看。似乎王小波笔下的王二大多也是面目凶恶。我不知道这是否与他本人有关,亦或是其他的一些事物的投影。书中屡次提到弗洛伊德,很多影响也与这位心理医生有关性的心理学说有关联。人的一切冲动都来源于原始的性压抑。这是我在读弗洛伊德心理学里读到的,而王小波的作品里,隐隐约约带有着这些意味。

王二与陈清扬在云南插队,在那里相爱,然后时间在而今与过去之间穿插,一会回到云南的草屋或者大队,一会回到现在与二妞的矛盾与小转铃的纠结,然后又回到线条。时光在六几年与七几年之间往返变换,贺先生跳楼,刘先生死去,李先生的xx血肿后来同线条结婚。后来王二当上了一名大学讲师,这与他之前的种种行径极为不符,但是生活确实是这样,它不会按照既定的路线一成不变。

这本书从来不按时间顺序来规规矩矩的描述事物的发展,而是逻辑,从一样事物的逻辑牵扯上另一样事物的逻辑。就好像革命时期的爱情里的王二,一直试图去翻越那个炉筒,他相信里面一定有着异样的景观。而这种逻辑被他用在今后的很多思想中。

《黄金时代》读后感

看黄金时代,一开始,我觉得作者在写王二和陈清扬破鞋的故事,感叹于做爱这件事被他写的日常又洒脱,感叹于作者一尺长的小和尚傲娇又淡然的,感叹于陈清扬爱上王二的心理世界。一个人得爱的多深沉,才能钻进心窝里,又憋住全部的自己生怕破坏了伟大的友谊。而后,我觉得这不过是他们彼此的黄金时代,他们彼此互不亏欠,他们度过自己人生中最值得谈资的岁月。

三十而立,看夜空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渺小感,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我渺小的事实。似乎我活着,走动在这个世界上,就超越了死亡。以人的姿态活着,又来嫌弃人性。本该四十而不惑的年纪,被写成了似水流年。如果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是不是没有那么多的伤感,假装站到了上帝视角。一度想成为一名战士,可是看到了生死之后,又想做就算是无处安放的欲望也罢了,给自己一点时间,扔进似水流年里。

看革命时期的爱情有一部分写到,王二写到恨自己老爸,可是后来又不恨了。可能很多事情爱也好,恨也好,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是拎不清的。最后,只求真实却是境界的巧妙。爱情就是爱情,加了革命时期的修饰,就好像说的不是爱情了。妙的是,革命时期之后,故事里的人又重逢,那奶糖味道也不在,美人儿也失落倍增,而当初的浑小子变成浑老子。当真不当真的都过去了,那个年代除了些无聊的事,也怕无事可做。

在硬的时期我生活在灯光中,软了以后生活在阴影里。

很有意思的书。

无论这日子过成悲剧还是喜剧,至少活的真实。

《黄金时代》读后感

前几个月,如何拥有有趣的灵魂,好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马斯洛曾经在其需求层次理论里论证过:人们解决了有房住、穿得暖、吃得饱这些生存问题以后,就要开始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了。

王小波先生自称是活得有趣的人,所以最近看了他的《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黄金时代》、《红拂夜奔》和几部小说,不得不佩服,王先生确实是让人开心的一把好手。天马行空的文字,荒诞不经的情节,敢说他人不敢说的作风,以尊严至上的价值观,时刻吸引着涉世未深的一颗颗人心。

装傻,是一门无比高深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意识决定行为。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意识。我们内心高兴,脸上就会出现灿烂的笑容;反过来,我们脸上挂着微笑的时候,意识也会让我们觉得内心是灿烂的。假装高兴,会变成真高兴,所以装傻装多了,也有着变成真傻的高危风险。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难得糊涂,没有一颗金刚钻一样坚硬无比的心,就别轻易走上装傻这条道,因为说不定哪天,就变成了自己原本最瞧不起的那种人。

所以,傻不傻,有不有趣,都只是自己的事情,各人有各的有趣的标准,有些人觉得憨人有憨福,于是或真傻,或装傻,乐在其中。待城头变幻大王旗,真傻的人,总活在旧时代里,不可自拔。装傻的人,摇身一变,撕下伪装的面孔,继续尝着新时代的甜头。待我有了一颗金刚心,我也宁愿装装傻,但我很怕变成真傻。

有趣的另一含义是,不能把自己的有趣建立在别人的牺牲之上。这关乎每个人的尊严,这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所以为兽的标准。如果用别人的牺牲获取自己的有趣,甚至弱肉强食,那这种生活不可称之为有趣,应称之为残忍。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心得

在釜山,用纸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两个晚上,用瑜伽后的休息时间finish掉。

作者用一些看似极其不入流的思想去讽刺那个糟糕荒谬的年代。__这个时代,经历过的人总是给它定位成灰色的惨淡。而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意识上的自由带来的鲜明色彩。作者把那段时光命名为他的黄金时代。读毕,我确实赞同这种定义。

王小波式的幽默总让人忍俊不禁,但,不过是种假象而已,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含着一颗裹着糖衣的药片,时间溜走后,留下的是长久化不掉的苦涩。

一个大的时代,总是可以催化了一代人的感觉,但是它同样具有一种反作用力,即现实的`枷锁愈紧,人的心却愈渴望自由。

我们这个时代呢?一切都是自由的,开放的,赤裸裸的。

我们的心呢?

我们还有自由么?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自由,但是我们的心已经被这种反作用力完全催化了,我们宁愿不自由,我们宁愿享受禁闭。我们宁愿麻木。

这段时间,我总是想跳出来····多么简单又奢侈的念头啊~。

要感谢作者,至少他给了我这么做的勇气。

《黄金时代》读后感

其中细节描写确实很有意思不是很露骨也不是很晦涩绝对不是小黄书。

里面有一段很有名的话,具体记不清了。在我的黄金时代里,我觉得我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但是生活就是一个慢慢受锤的过程。毋庸置疑,生活可能就是这样。所以希望大家至少是慢慢受锤,不能一下被锤废了,这就不好了,哈哈哈。这让我想起微博上的那句话,尚未配妥剑,出门便已是江湖。最后一句是:愿千帆过尽,内心仍是少年。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偷一汉的女知青陈清扬被人们称为“破鞋”,最后偷了一脸流一氓相的下乡知青王二,成为了真正的“破鞋”,最后一爱一上了他。小说的开始就提出了“破鞋”问题,对偷一汉女人的“破鞋”称呼已经因含有先在的价值判断,而由不是“破鞋”到“破鞋”的陈清扬的整个心理过程颇值得玩味。

王二和陈清扬的交往发端于陈清扬希望王二证明她的无辜,而此时的童一男子王二是个“我想一爱一、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的下乡知青,他更倾向于证明陈清扬不无辜,证明的法子就是引一诱陈清扬。

陈清扬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她否认“一性一_rdquo;是一种权力的表征,也否认了一性一及_性一身_在社会中的现实功利价值,由此,她一个打耳光打走了图谋不轨的军代表,而被发配到了偏远的“十五队”,也用响亮的耳光打走了一个个没病装病的“男病人”。陈清扬认为一性一,_必须经过的一性一的_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这些事情和一个人的心灵和主体意识无关,但人们都如此热衷。她接过了婚,却一直在等着自己的丈夫来为一性一交_事惭愧;她十足的警醒,在一片混乱的生活中茫然坚持着心灵的纯洁。

《黄金时代》中的云南是诗意的云南,是座大花园,是明净的大海,这一些都因王二而存在。唯一不没病装病的男病人王二来看完病,下山时头也不回,陈清扬因为没有矫饰和做作,才会慧眼看中“流一氓”王二,希望王二能帮忙证明自己不是破鞋。陈清扬的个一性一_此可一爱一、顽固、没道理,陈清扬的心底不是没有想要放纵的快一感,但一性一是_dquo;丑陋的东西”不能进入她纯洁的梦想中来。在矫饰的心灵中,这个时代是具有某种道德上的价值和意义的,在灰暗的心灵中,这个时代是创痛的,滴血的,然而在明朗纯净而又单纯的灵魂中,这是一个充满人的欲|望和灵一性一、_和诗意的黄金时代。

王二何许人也?王二是个除了智慧和顽劣一无所有的北京知青,高高瘦瘦,真诚、沉默,喜欢说脏话,他看到年轻美丽的陈清扬马上倾向于证明陈清扬不无辜,打算勾一引陈清扬。但王二绝非军代表式的无耻之徒,在景颇族孩子勒农对他的小和尚啧啧称奇时,王二“赶紧扔下他去穿裤子”。王二看出了陈清扬的美丽,打算在过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晚上引一诱陈清扬,王二的引一诱没有一点现实利益的杀伤力和强权色_,王二抛出了半真半假的“伟大友谊”。王二只真诚了一半,伟大的友谊是需要证明的,此时,一性一交_ldquo;伟大友谊”的代价。

陈清扬于是“半天毫无反应”、“肌肉绷得很紧”,王二把她彻底搞晕了,或者是说,伟大友谊的诱一惑把她彻底搞晕了。什么是伟大的友谊?“只要你是我的朋友,哪怕你十恶不赦,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边。”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绝对信任与真诚,世事善恶难辨,而伟大友谊永远放射光芒,为了这伟大友谊,陈清扬在分不清“我那个伟大的友谊是真的呢,还是临时编出来骗她”时就感到“那些活像咒语一样让她着迷,哪怕为此丧失一切,也不懊悔。”

如小说所述,“一性一_”在陈清扬而言,几乎等于虚无。“她丝毫也不怕成为破鞋,这比被人叫做破鞋而不是破鞋好得多。她所讨厌的是使她成为破鞋那件事本身。”如果说一性一交_价,那么这个代价同放射万道光芒的伟大友谊相比,实在太过渺小。然而,人世间真的有什么伟大的友谊么?是的,陈清扬为了渺小的可能姑且一试,世间的一切理念、道德在伟大友谊面前都不堪一击(何况,什么是世间的道德、准则?又是谁“创造”了“生活”,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发明者?)为了可能的伟大友谊,姑且一试,破鞋就破鞋,带些嘲讽、带些无聊、三分寂寞、三分玩笑。陈清扬在对“一性一&_quo;的权力意味和实用价值的绝对蔑视下作出了自己的决定。

而王二呢?王二的“伟大友谊”不是简单到一种勾一引女孩子的手段,在勾一引陈清扬之前,王二还是一个童一男子,王二要求一性一_,一性一交_陈清扬来说足够虚无,但对于王二来说无比重要,在一个童话般的云南、在变形的时代,心灵和身一体的双重寂寞笼罩着王二,也笼罩着陈清扬。王二的伟大友谊不是随便说说,王二始终准备誓死捍卫伟大友谊,可从来也没人肯给他这个机会。在伟大友谊的第一次“实践”中,在欲|望的催促下,在寂寞与孤独感的催促下,在对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真诚的感召下,在对伟大友谊可能一性一的_或不断证伪的催促下,王二的咒语也迷住了自己:“其实伟大友谊不真也不假,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一样,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

王二“等了一些时间,她来了。”

伟大友谊开始了吗?陈清扬还是充满了不屑与不解,也许还有深藏的一点希望,但更多的是失望得愤怒与深刻的怀疑。王二一毛一手一毛一脚,心慌气躁,不得其法,陈清扬满怀蔑视与不屑,扬手给了王二一个响亮的大耳光。王二跳起来,拿了自己的衣服,转身就走。

陈清扬把这当作得到王二光芒万丈的伟大友谊的证明,一性一_的工具属一性一让_冰冰毫无反应,这使得王二“事毕我即愤怒又沮丧”,陈清扬看到了的一巴掌打出了王二的愤怒,也打出了王二的真诚,陈清扬隐隐约约感觉到这种亲密接触并非权力暴力、也非肉一体交易,陈清扬看到了从未有人愿意给予过她的,以前连听也未曾听说过的伟大的友谊。陈清扬肉一体不过躯壳,陈清扬验证了伟大友谊,心里是无比欢乐的。王二如何对待这次实践?王二说,“在我看来,这东西无比重要,就如我之存在本身”,因此他是在以“我之存在本身”来坦诚面对陈清扬,一性一在_看来是正义的、善良的、自然、纯粹的,是好感和信任,是敬意和尊重,王二对陈清扬的伟大友谊回报了“我之存在”,这惊天动地匪夷所思的实践让“我之存在”包一皮容了更多的内涵,包一皮括他对陈清扬的一爱一恋。伟大的友谊开始了,一个黄金时代开始了。

王二被三闷儿妈一板凳放到后,“陈清扬披头散发眼皮红肿地跑了来,披头第一句话就是: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陈清扬何等在意这伟大的友谊。伟大友谊不真也不假,你信它真,它就真,你说它假,它就假。

王二对伟大友谊深信不疑,王二走出了乌七八糟的人生,走进了山里。

伟大友谊让陈清扬的欲|望复苏了,“一性一_rdquo;是丑陋的,它不过是权力、利益和莫名其妙的象征,陈清扬排斥着一性一,_一与_中充满的美丽幻想无法兼容。陈清扬去寻找王二,她幻想了美丽的一切,却唯独忘了“一性一&_quo;,“她之所以不肯上山来,让我空等了好几天,是因为对此事感到厌倦。她总要等有了好心情才肯一性一_不是只要一性一交_好心情。”在陈清扬那里,或许虚幻的伟大友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陈清扬一直在坚持,她的伟大的友谊是纯洁的,是一种对灵魂纯洁的坚持,一种对庸俗现实的反抗,一性一始_过具有工具的意义,而绝不牵涉到一精一神与信仰。

受到欲|望驱使的一性一_带来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同时也是罪孽,陈清扬拒绝这快乐的玷污。陈清扬“在内心深处她很想叫出来,想抱住我狂一吻,但是她不乐意。她不想一爱一别人,任何人都不一爱一!”陈清扬的主体意识和这个荒诞悖谬的世界顽强对抗。她有过一性一一_经历,但坚持认为,自己始终是纯洁的。她拒绝灵魂和肉一体的统一,这世界上,肉一体承担的意义或许比灵魂所承担的还要多。没有伟大友谊的时光里,世界不过是一个噩梦,所有的一性一一_都与女人这个主体无关,是虚无、是工具、是仪式。小说中记叙了陈清扬的一个梦境,当生存环境变得不真实“放声大哭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陈清扬不承认生活,不承认肮脏的欲|望,陈清扬在守卫纯真!

但陈清扬不能禁绝欲|望,她想“假如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那实在是太寂寞了”。她之罩着一件白大褂,爬过光秃秃的山岗,风吹过她的一性一_一感地带。她怀着山野上风一般的一性一欲_切美好的幻想来找王二,哪知道王二正心无外物地处于“灵魂里潮兴之时”。

“她看见我赤条条坐在竹板床上,阳_就如剥了皮的兔子,红彤彤亮晶晶足有一尺长”陈清扬觉得“那东西太丑,简直不配出现在梦幻里”。

陈清扬“不知道我和我的小和尚未什么要这样。她这样做是为了伟大的友谊,伟大的友谊是一种诺言。守信肯定不是罪孽。”陈清扬相信伟大友谊的本真,或者说她虽然已经和王二“同生共死”,但是她后来死不承认她得到了伟大的友谊,这是基于她对自己的固守,也基于她对自我的骄傲和自信,这表现在她在一性一_的坦荡、对待一切的坦荡,对待出斗争差的坦荡,可是她不会向那个“丑恶的东西”屈服,她不会向这个真是而丑陋的世界屈服!她是清白的,她不明白一切是为什么,因此她“偷一汉”是为了伟大的友谊而不是为了什么一性一欲_俗的一切对陈清扬没有束缚力。她对一切拒不认账。

“但是我在深山里在她屁一股上打了两下,彻底玷污了她的清白”

陈清扬对一爱一情的警惕时时陷入危险之中,她有两次差一点一爱一上了王二:冷雨中陈清扬满身心的寂寞,虽然拥有了“伟大的友谊”,但陈清扬依旧寂寞,陈清扬在“拯救”王二,反过来差点被王二拯救;另一次是在田间休息的时候,王二“那颗乱蓬蓬的头正在她肚子上,然后肚一脐上轻柔的一触。”“可是我什么都没干,抬起头来往四下看看,就走开了。”

也是在进入山中小草房的那一刻,陈清扬带着所有的梦幻看到了王二的小和尚,“当时陈清扬也想大哭一场,但是哭不出来,好像被人捏住了喉咙。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真实就是无法醒来。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了在世界上有些什么,下一瞬间她就下定了决心,走上前来,接受摧一残,心里快乐异常。”

数十年后,中年王二遇到了中年陈清扬,再谈起当年,有无穷兴致,二人从“伟大友谊”中走出,接受人世的摧一残。当陈清扬的女儿追问往事,问“爸爸呢?”时,陈清扬也随口说“你爸爸坐飞机”。

陈清扬终于面对了一切,承认了世间所有的丑陋和忧伤、承认了她的痛楚和欢乐,承认了“真实的罪孽”。

在湿一滑而危险的清平山上,王二扛着陈清扬,死命撑住一切分量,陈清扬还在胡乱抖动,于是王二在陈清扬的屁一股上狠狠打了两掌。这是一种契约,分担、承受、交换。陈清扬坚持、遵守的、抗拒的世界也好,丑陋的小和尚也好,在那一刻一切全都化为云烟,陈清扬“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一爱一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陈清扬是不肯面对现实的一切的,包一皮括她自己,但她面对了王二,于是她也就面对了一切,面对了整个庸俗而平常的世界。

“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

陈清扬的主体的解放最终得以在“伟大的友谊”中完成,这“伟大的友谊”是一性一_也是一爱一,是信任、真诚和平等、分担、宽容。在尘世的权力、道德的扭结和王二欢乐的一性一一_中,陈清扬终于做出了自我的选择,陈清扬和王二的“伟大的友谊”脱离了既定的权力结构和道德束缚。在遥远的青春中,一同逃亡和出“斗争差”中确立的,不是斗争和对立的二元世界,而是浑融为一的自然天成,当一个人能够真正面对自己的身一体和欲|望,那么解放的不仅仅是一种一性一别_个心灵。

黄金时代的真正寓意在于,有两个人终于找到并确立了终身的伟大友谊,无论人世如何摧一残也无法改变,而世界上无数的人一生却都活在寂寞或虚伪之中。

黄金时代王小波

生活。

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2、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3、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5、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6、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

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

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8、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就因为这种状态,别人都不相信我。

9、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10、这是与生俱来的积习,根深蒂固。放声大哭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

11、于是我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质,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我的本质是流氓土匪一类。

12、她简直又累赘,又讨厌,十分可恨。但是后来我很爱她。这说明可恨和可爱原本就分不清。

13、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尤论如何,我要对自己负起。

责任。

14、陈清扬说,那一回她躺在冷雨里,忽然觉得每一个毛孔都进了冷雨。她感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忽然间一股巨大的快感劈进来。冷雾,雨水,都沁进了她的身体,那时节她很想死去。她不能忍耐,想叫出来,但是看见了我她又不想叫出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男人能叫她肯当着他的面叫出来。她和任何人都格格不入。

15、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要说明她怎会有这种见识,一切都要回溯到那一回我从医院回来,从她那里经过进了山。我叫她去看我,她一直在犹豫。等到她下定了决心,穿过中午的热风,来到我的草房前面,那一瞬间,她心里有很多美丽的想像。等到她进了那间草房,看见我的小和尚直挺挺,像一件丑恶的刑具。那时她惊叫起来,放弃了一切希望。

16、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

17、放声大哭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

18、一只蜥蜴从墙缝里爬了进来,走走停停地经过房中间的地面。忽然它受到惊动,飞快地出去,消失在门口的阳光里。这时陈清扬的呻吟就像泛滥的洪水,在屋里漫延。我为此所惊,伏下身不动。可是她说,快,混蛋。还拧我的腿。等我“快”了以后,阵阵震颤就像从地心传来。

19、

爱情。

放佛结束了,又好像没有到来。我好像中过了头彩,又好像还没有到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刚刚开始。

20、存在本身有无穷的魅力,为此值得把虚名浮利全部放弃。

21、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燎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22、她没法相信她所见到的每件事都是真的。真的事要有理由。当时她脱了衣服,坐在我的身边,看着我的小和尚,只见它的颜色就像烧伤的疤痕。这时我的草房在风里摇晃,好多阳光从房顶上漏下来,星星点点落在她身上。我伸手去触她的乳头,直到她脸上泛起红晕,乳房坚挺。忽然她从迷梦里醒来,羞得满脸通红。于是她紧紧地抱住我。

23、那一夜开头有月光,后来月亮落下去,出来一天的星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多。那天晚上没有风,山上静得很。我已经和陈清扬做过爱,不再是童男子了。但是我一点也不高兴。因为我干那事时,她一声也不吭,头枕双臂,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所以从始至终就是我一个人在表演。其实我也没持续多久,马上就完了。事毕我既愤怒又沮丧。

24、我坐在小屋里,听着满山树叶哗哗响,终于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听见浩浩荡荡的空气大潮从我头顶涌过,正是我灵魂里潮兴之时。正如深山里花开,龙竹笋剥剥地爆去笋壳,直翘翘地向上。到潮退时我也安息,但潮兴时要乘兴而舞。正巧这时陈清扬来到草屋门口,她看见我赤条条坐在竹板床上,阳具就如剥了皮的兔子,红通通亮晶晶足有一尺长,直立在那里,登时惊慌失措,叫了起来。

25、当时热风正烈,陈清扬头枕双臂睡得很熟。我把她的衣襟完全解开了。这样她袒露出上身,好像是故意的一样。天又蓝又亮,以至阴影里都是蓝黝黝的光。忽然间我心里一动,在她红彤彤的身体上俯身下去。我都忘了自己干了些什么了。我把这事说了出来,以为陈清扬一定不记得。可是她说:“记得记得!那会儿我醒了。你在我肚脐上亲了一下吧?好危险,差一点爱上你。”

26、我们有伟大。

友谊。

一起逃亡一起出斗争差过了二十年又见面她当然要分开两腿让我趴进来。所以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处。更重要的是她对着罪恶一无所知。

27、在章风山她骑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虽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体里摩擦,她还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独。后来我活过来了,说道:换换,你看我的。我就翻到上面去。她说,那一回你比哪回都混蛋。

28、那些小山上长满了草,草下是红土。上午风从山上往平坝里吹,冷得像山上的水,下午风吹回来,带着燥热和尘土。陈清扬来找我时,乘着白色的风。风从衣服下面钻进来,流过全身,好像爱抚和嘴唇。

30、冷雾,雨水,都沁进了她的身体。那时节她很想死去。她不能忍耐,想叫出来,但是看见了我她又不想叫出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男人能叫她肯当着他的面叫出来。她和任何人都格格不入。

31、我们俩吵架时,仍然是不着一丝。我的小和尚依然直挺挺,在月光下披了一身塑料,倒是闪闪发光。

32、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

33、革命的意思就是说,有些人莫名其妙地就会成了牺牲品。

34、案发时的情形是这样:陈清扬骑在我身上,一起一落,她背后的天上是白茫茫的雾气。这时好像不那么冷了,四下里传来牛铃声。这地方的老傣不关牛,天一亮水牛就自己跑出来。那些牛身上拴着木制的铃铛,走起来发出闷闷的响声。一个庞然大物骤然出现在我们身边,耳边的刚毛上挂着水珠。那是一条白水牛,它侧过头来,用一只眼睛看我们。

黄金时代读后感

其实这不应该算是读书笔记或者叫读后感,把分析一件作品上升到理论角度来探讨的事还不会做。

国内当代作家的书我读得很少,突然想认真研究下自己孜孜以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自然就需要多读两本书,一位老师推荐了这本书,然后我就买下了它,很简单,如此而已。

一天才看完,这在我的阅读速度上不算快,尤其是仅三万多字的中篇。

才看两页,就觉得这本书超乎想象的好读,没有一般纯文学作品的沉重与凝重感,开篇看似无意的轻松切入,一件事写了好几大段,不由感叹,原来写作真的很简单,只要作者有思路,一切不过是顺流而下而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刚瞧时,很想有人帮着导读下,生怕自己理解错了。平时就有这个毛病:喜欢看有文章评论的书。当然得是朴实公正的评论,花花哨哨文艺感强的评论是做秀,哄小孩子的玩意。

王小波,一个独特立行的作家,40多岁开始写作,正在盛季便夭寿了。()他的简介我始终没从网上查,因为觉得够了,喜欢他的文字就够了。

文章内容许多地方写到性,任何一个作家不会回避,就看是拿来当成是个事来写,还是只是服务于文章本身,这也是与当下文字下等女人现象的区别。

从开始读时迫切想找人导读下,到没得逞后自己读完,期间越读越觉得要人导读的想法在消减,到最后掩卷竟是无语,没什么好和人说的了。在心里似有所悟,尽管不清晰,可那种映像就留在心灵的某一处,可能会在那里慢慢发酵吧,只管发酵好了。

有一点点感想:写作真的很容易!只要肯拿精神放在里面,每一个文字就是自己。用王小波在后记里的话说,就是写自己感受到的生活,而不是去当说教者,低估国人的思维能力。再用一句流行话来说:不要侮辱别人的智商。

写作不难,只要肯写。

好咧,那我就放开手脚向前冲了哈!

黄金时代读后感

在釜山,用a4纸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两个晚上,用瑜伽后的休息时间finish掉。

作者用一些看似极其不入流的思想去讽刺那个糟糕荒谬的年代。文革这个时代,经历过的人总是给它定位成灰色的惨淡。而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意识上的自由带来的鲜明色彩。作者把那段时光命名为他的黄金时代。读毕,我确实赞同这种定义。

王小波式的幽默总让人忍俊不禁,但,不过是种假象而已,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含着一颗裹着糖衣的药片,时间溜走后,留下的是长久化不掉的苦涩。

一个大的时代,总是可以催化了一代人的感觉,但是它同样具有一种反作用力,即现实的枷锁愈紧,人的心却愈渴望自由。

我们这个时代呢?一切都是自由的,开放的,赤裸裸的。

我们的心呢?

我们还有自由么?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自由,但是我们的心已经被这种反作用力完全催化了,我们宁愿不自由,我们宁愿享受禁闭。我们宁愿麻木。

这段时间,我总是想跳出来・・・・多么简单又奢侈的念头啊~。

要感谢作者,至少他给了我这么做的勇气。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心得

从20__年,拿到还没有拆封的实体书便被培源收走,到今天将整本书一字不差的读完,时隔整整六年。全书不算后记,一共五章。

作为自己,我没经历过主人公王二的知青岁月、阴阳两界。但是我的'黄金时代确确实实是发生过了,不过我没有能力将其写出来发表。

刚刚恍恍惚惚的渡过黄金年华,面临着三十而立却不立的境地。虽说人们常说小说是提炼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但我觉得我的那几年其实并不比王二的差,至少不比《我的阴阳两界》里的王二差了。

我未曾遇见过陈清扬、小转铃、x海鹰、孙医生那几人,但我也确确实实遇到另外几个人,如果我未来为自己写一部小说,我会把他们写成,李老师、李学长、小宝贝、大宝贝这种通俗易通的名字。

今天天气确实不错,按照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今天必须也注定是美好的一天。可能晚上出门向左转的时候就会遇到这辈子命中注定的人。

公司院子里墙下的爬山虎也渐渐萌芽,天空也从砖红色变成了湛蓝,似水流年也开始变成了金黄色。

黄金时代读后感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了,最好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段话出现在无数人的摘抄里。

我也用过,但实际上是第一次读全这本小说实在惭愧。

本以为这或许是一本句句金句的书。

结果读起来才发现它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小黄书。

让我难以相信这本书竟然出版于二十多年前。

其超前的思想开放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今日。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会有那么多青年愿充当其“门下走狗”

到了现在这个年代性这个问题似乎大家也不再避而不谈。

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开放。

在我看来这是件好事不再压抑自己爱的表达。

性并不等于肮脏它不仅意味着繁衍也是一种欢愉的表达。

真正爱一个人身体是不会说谎的。

陈清扬因为一个打屁股的动作爱上了王二。

听起来似乎令人啼笑皆非。

只有在爱里的人才觉得真实。

在王小波的理解中。

男女关系里总有一方极为强大。

而柔弱的一方在这种近乎粗野甚至残暴的力量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爱意。

力有多大,爱有多深。

陈清扬在两记巴掌之下。

感觉到爱的痛苦。

感觉到火烧火撩。

这就是最纯净最原初的爱的表示。

如此直观而感性。

超越了一切言词的表白。

毕竟,爱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王小波这个人很有意思很久很久以前读过其《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没读懂打算再读一次。

他每句话写得越轻描淡写轻松幽默。

越感觉到他情感的深刻浓烈。

难得有一本书惹得我又哭又笑。

可以说五星推荐了。

但如果体验过书中的欢愉再来看或许又有一番新的感受。

到时候再二刷呗哈哈哈。

黄金时代读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萧红的一生。

萧红的一生是悲惨的,她出生在一个封建思想浓厚的家庭里,她的父亲对她很不好,还逼着她成婚,而她受不了就逃了出来,过上了四处漂泊的日子。

在萧红漂泊的日子里遇到了很多朋友,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萧红进入了写作的“黄金时代”,在那战火纷飞时代里,影响萧红创作重要的人就是萧军。两人因文学走到了一起,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光对于萧红来说是非常美好的,在那样的一段时间里,萧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学天赋并获得了鲁迅先生的赞赏。最后,两个人因为感情出现了问题而分离。与萧军的分离就代表了萧红的人生由幸福到悲惨。

萧红非常爱萧军,在萧红的人生处于低谷时,萧军给予了萧红温暖,陪她一起度过了难关,两个人开开心心的。

萧红的一生是跌宕的,但萧红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坚持创作,写出了好多有名的作品。例如《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她是一位伟大的文学作家,值得人们尊敬。

黄金时代读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萧红的一生。

萧红的一生是悲惨的,她出生在一个封建思想浓厚的家庭里,她的父亲对她很不好,还逼着她成婚,而她受不了就逃了出来,过上了四处漂泊的日子。

在萧红漂泊的日子里遇到了很多朋友,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萧红进入了写作的“黄金时代”,在那战火纷飞时代里,影响萧红创作重要的人就是萧军。两人因文学走到了一起,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光对于萧红来说是非常美好的,在那样的一段时间里,萧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学天赋并获得了鲁迅先生的赞赏。最后,两个人因为感情出现了问题而分离。与萧军的分离就代表了萧红的人生由幸福到悲惨。

萧红非常爱萧军,在萧红的人生处于低谷时,萧军给予了萧红温暖,陪她一起度过了难关,两个人开开心心的。

萧红的一生是跌宕的,但萧红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渴望,仍然坚持创作,写出了好多有名的作品。例如《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她是一位伟大的文学作家,值得人们尊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黄金时代读后感

书里有一句话:一本书,你看它写得好不好,译得好不好就行了,害臊干什么。开始的时候被这样的写作风格震撼到了,后来读多了渐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借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本书,厚重。表面上看起来是用了无数粗俗的故事,恶心的描述,然而论其中的道理,能看明白的可能不过百分之一,乃至更少,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底以及对问题的思考。

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红楼梦,故事是甄士隐讲的,顾名,真事隐。同样,本书是王二讲的,你觉得王二存在他就是存在的,你觉得这只是瞎编的故事,这也可以是瞎编的故事,所以里面的内容真真假假,反派不反派也是由你定。

书中的女性角色都不受现实社会压迫,敢爱敢恨,有着大胆,张扬的个性,并且勇于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真理,哪怕这个社会并不认可这样的真理。而王二也同样放浪不羁,敢于质疑。最后一部分说,只要你被大众认可了,你就是对的,如果不被认可你就是错的,不管你本身对与错。社会本来也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习惯于把它美化了来看。

部分词句属剽窃他人,且才浅学疏,言不达意,见谅!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是一个隐喻,读懂一个隐喻的关键,就在于你从哪个角色出发。

好比在《黄金时代》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位主角、周围角色和读者的身分,选择其一进入故事中。

这些角色最后交杂在一起,以致于我们发现当中传达的意义,爱情的意义,人生的意义超越了时空。当中的普世价值,使我们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玩味。

§活得明白,明白活著。

我们身处的这个年代,有无数的爱情小说。

有的爱情作品很纯情,每个人都能从那份作品中找到年少的自己。

有的爱情很激情,能够让人内在的情欲被唤醒。有的爱情很做作,是那些鸳鸯蝴蝶梦、霸道总裁的想象,是人生的补偿。

我第一次读到《黄金时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这本书结合了纯情、激情与做作的爱情面向,变成一个荒.唐却又真实的故事。

主角王二,他是个渣一般的王八蛋,没有担当,极为自恋。但是他对爱情的想法很简单,对睡觉的想法也很简单,简单到无法隐藏。

在那个每个人都需要歌咏领袖的年代,他通过那些无法隐藏的欲望,卸下了对时代不满的假面。

这副假面不会让他死亡,因为没有人应该为自己的本性而死。

相反地,这反讽出一副可笑的社会图像,只要你不犯某种忌讳,其他狗屁倒灶的事情,你可以随便干,尽情干,自生自灭的干。

另一位主角是陈清扬,她接触王二,逐渐对他产生友谊,以及爱情。

有趣的是,明明意淫陈清扬的人很多,为什么他最终选择王二?

因为王二不隐藏,他不意淫,他开诚布公的说着孩子都能拆穿的谎,说为了「伟大友谊」要跟陈清扬上床。

这种粗糙的借口,或许反倒不像是借口,倒像是实话。

在一个非常痛苦的时刻,陈清扬失去了丈夫,又被队伍里的人说成出轨的破鞋,她活在一个没有真相的世界,而王二本身就是一个亮呼呼的真相,是那个会在星夜底下裸睡的汉子。

也许跟王二睡,就能让自己活在向往已久的真相。

所以王二满足了陈清扬最简单的渴望,就是活得明白。

整部小说就是在说一对男女,他们如何活得明白的历程。

这个历程,真实而残忍,因为我们都在经历这个历程。

分析这个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组织出小说的整个架构,以及要传递的人生哲理。

§幻灭不是成长的开始,而是过程,因为幻灭永远不会结束。

起初。

陈清扬急于证明自己不是破鞋,她想要一个真相,一个被所有人承认的真相。

这就像孩子,孩子对真相的想法是天真的,天真到可笑。因为现实社会的人们总是戴着面具,好一点的面具是礼貌,差一点的面具是基于利益的欺骗。

少了面具,人们有时看不惯你,就像大家都疯了,就你没疯,那种被排挤的感受,反倒让人活得难受。

从字体心理学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有「自我」i,但自我不全然为我们所认识。在和自我,以及外在事物之间,有一个「自体」self,自体需要通过外在的「客体」object,建构自身的存在。

一个只有你清醒,别人都不清醒的环境,自体与客体某种程度上处于分离的状态。

你的给予,别人不需要别人的给予,你又不法真心接受。

譬如陈清扬,人们用「破鞋」代称她,她不喜欢破鞋这个称,或者说基本上没人会喜欢这个称,因为这个称象徵她是一个不忠的妻子,一个荡妇。

不只她个人的道德感无法接受,社会也谴责破鞋。

陈清扬反抗著,就像一个孩子听到父母对他说「我不爱你了。」。

她感觉自己很肮脏,感觉自己不被认可,连她的自我都开始产生了对自体的排斥。

在赫尔曼judithherman的著作《创伤与复原》中,我们能看见这样的例子,被强暴的女子,她从强暴的场面中抽离出来,彷佛那个被强暴的人是其他者,跟她无关。

当外在的客体世界强暴我们,我们的自我与自体、自体与客体就会分裂。

分裂使我们痛苦,因为渴望合而为一是我们的天性。

我们渴望能够认识自己,渴望在现实世界自我实现,渴望被接纳与接纳他人,喜欢我们的认知和真相一致。

陈清扬想要证明自己不是破鞋,却没有任何客体对象能够帮助她。这给她带我认同的混乱,她过去的自我认同,她建构的自体面貌被否定,彷佛不存在。

当然她还有另一条路,「选择盲从」。或是积极去探求真相,甚至与他人辩论,像苏格拉底,想要让所有人都清醒。

而苏格拉底的结局是死,而且是在众人以民主的方式投票下,决定他必须死。

一度,陈清扬也想死。

毕竟死亡能够让她像个烈女,直到她遇上王二。

中段。

陈清扬放下对于真相的执着,他干脆就跟王二搞破鞋,有种「既然你们说我是,那我就是吧!」呈现出自我放弃的面貌。

自体沦为客体的解释,某种程度来说,自体与客体就和谐了。

但如果这种和谐只是一种堕落,只是一种消极逃避,那么我们就会成为客体的奴隶。

这时候,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情绪。

我们的情绪使我们忍不住堕落,忍不住用各种方式去伤害我们,而这些伤害只是为了掩盖我们内心的伤痛。

就像在身上刺青,或是开始学习抽烟,喝酒之后和某个不怎么熟的人上床。

这些事情都带来一点刺痛,甚至曾经让我们后悔,可是这反倒让我们更放心。

因为相比幻灭带来的痛,至少这些痛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所以有些选择让我们愤怒,让我们感觉不到做选择的快乐,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为自己做选择,我们是为了避免主客分裂带来的痛苦,委曲求全。

正如前面所说,自我不能完全被我们所认识,就像冰山,水面下方,那些潜意识的部分,无论我们怎么说服自己,那些潜藏的部分也不见得能顺著我们的说法。

好比「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很可能他就和陈清扬一样,他并不是生来跋扈,而是他人对他的恐惧、奉承造就了他内心的自体面貌。

可是他的自我,那些对他人的同情与同理,渴望被接纳的需要,被身边的人刻意的忽视了,因为没有人认为他会是一个懂得同情、同理,需要被接纳的人。

渐渐地,周处也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恶霸,不该和常人拥有同样的感情。

可是这种认知并不是周处自我的全部,所以最后他选择去杀蛟龙、猛虎,改过迁善。

可以说,所谓的和谐,就是自体与客体的统一,也就是自体背后的自我通过自体与客体,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实现。

这种实现超越了单方面的价值观与秩序,建构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与秩序。

回过头,王二是陈清扬在生活中唯一能够真诚对话,唯一感觉自体得到完全接纳的客体。

对于其他人,陈清扬怎么证明,他们还是会把她当破鞋。但王二有可能不把她当破鞋,还愿意跟她交朋友。

这也说明,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上跟自己背景差异很大的人。

因为当一个人让我们感觉被压抑的自体,能够通过这个人得到彰显,我们会更希望从他身上得到这种证明自己的感觉。

过分的压抑,会让我们对于自体与客体的融合更加饥渴,进而导致一些失控的表面。

譬如我见过一些大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们和学校的流氓混在一起。最后友谊终结于罢凌,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拿他们当朋友,他们不把自己当朋友。

因握力压力分布量测系统为他们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朋友,他需要从那些流氓身上,从父母严格的管束中获得自由,而他误以为那些人跷课、打架、想干啥就干啥就是自由。

所以跟他们在一起,他对自由的渴望得到满足。

可事实上,这个孩子和流氓之间格格不入,他对那些流氓毫无意义。

在校,你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背景硬的孩子离校,你过的是丰衣足食的生活,接触的是同样社经地位的人。

就像某些人以自己有同性恋朋友为傲,但他们不是真正接纳同性恋,而是通过自己有同性恋朋友,好彰显自己是个自由、开放的,跟那些迂腐、传统不同的「更好」的人。

那些流氓,他们内心其实能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那位孩子接纳,毋宁说是一种「附庸风雅」。

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更多是他们用以自我满足,甚至显摆的工具。

当我们把客体完全当成自体自恋的工具,我们就无法真正和客体整合。

譬如一对夫妻,先生每次经常纠正妻子言行举止,且说是「为你好」,实际上他从没有聆听妻子的需要,那么这种为别人好的想法和行为,客体只是一个附属品,一个满足自体自恋的对象。

真正和谐的夫妻关系,夫妻互为自体,他们彼此共情、互相理解与接纳,彼此尊重。两个人都在互动中,得到更多对自己、对彼此,以及对伴侣关系的升华。

直观的说,就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了对方之后,活得更幸福。」。

所以自体与客体无法整合,有时是因为外来引发的恐惧,有时是我们处理不好自己的自恋。

陈清扬接近前者,王二接近后者。

结尾。

《黄金时代》的剧情,始于分裂,终于整合,就像一场心理咨询的历程。

陈清扬和王二睡,象徵自体与客体合而为一。

陈清扬要王二收回破鞋的话。

陈清扬乾脆就当起破鞋,跟王二睡。

陈清扬发现王二并没有真的当她是破鞋,他接纳她的一切。可是王二混帐,他没有意识到也许有陈清扬爱上了她,还拿陈清扬当睡觉的朋友。

陈清扬已能理解,别人说她是破鞋,不等于她就是。但她也无须跟所有的客体对象证明自己不是。当陈清扬被批斗的时候,她能够若无其事的随大家摆弄,就像配合媒体演出的明星。

王二和她多年后在宾馆重逢,他们把过去那些事情拿出来说。这里谈的早不是破鞋的事,而是陈清扬想知道王二究竟有没有爱过她。

这时的他们已经成熟了,成熟到可以面对这个世界的虚伪,但不会因为别人虚伪,我们就非得刻意展现我们的「不虚伪」,好像我们高人一等。

面对王二说不清爱,陈清扬心底有谱,此刻的她已经不是当年站队的她。她不会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是或不是破鞋,就像她不再纠结要知道王二究竟爱不爱他。

他们分开之后,再也没见面。

其实多数人都想活得明白,只是太难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经是属于私人的,属于亲密爱人的,不属于其他人。

真正的演员可以在镜头前面演戏,转身又找回真实的自己。这才是最舒适的状态,无入而不自得。